首页> 报告> 文稿> 综合> 正文

郭继承:中国传统道德观与当代法治思想相结合的重要意义(9)

七、实现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统一

最后的结语,关于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第一,从人性的现实来看,良好的社会治理必须是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有机统一。这是任何国家治理国家时的共同做法。我想说什么?人性里面既有良知,又有欲望,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法治防范人的弱点,通过道德启发人的良心。所以我说自律和他律是治理社会的两个基本方式,全世界都这样。

第二,从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上看,叫道德促进法治建设。我告诉大家,越有道德的民族越尊重法治。反过来讲,法治的文明可以促进道德的进步,二者是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反过来讲,好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谁也不愿意做好人,道德就会下降。所以它俩是有机统一的。良好的道德风气促进法治的建设。反过来,好人受到法律的保护,恶行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会文质彬彬,井然有序。

第三,我们在德治和法治上,反对强调法治,忽视德治。有的人一提德治仿佛就是倒退,不要这样,以德治国,依法治国,都得大张旗鼓地提出来。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也反对强调德治,忽视法治。我想说人人都有弱点,如果忽视了法治的作用就是幼稚。

第四,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我跟诸位谈点心得。我们不是强调德治和法治吗?但是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缺少根基,道德的根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道德的根是文化和信仰。而我们今天面临很大的挑战。我见过有信仰的人,比如有佛教信仰的人,他有一个戒,绝对不杀生。他有了这个信仰之后,他看到流浪的小动物,看到很多苦难人,他愿意真心去帮助,他这种道德行为的背后是什么在支撑?是信仰。如果你是个信共产主义的,信马克思主义的,那好了,你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人民群众才是决定社会的最终力量。道德的背后是文化和信仰,我们需要反思。

我们法治缺什么?我们法治不仅缺少思想,还缺少习惯。依法治国,我们中央提出来了。人人守规矩,养成习惯,咱们中国人还缺。比如说抽烟,抽烟的时候,旁边有人不抽烟,在房间里面不抽烟,你要养成习惯的。看到红灯要停下来,不要搞一个中国式过马路,我想说养成习惯。还有排队问题也一样。

我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中国的学生到美国去留学,留学的时候,他跟女朋友上街,看见红灯的时候,中国小伙子“嗖”就过去了,美国的女朋友一看撇嘴了,这是什么素质,算了。后来小伙子一想,没关系,我回国。回国以后又谈了个中国的女朋友,结果又过马路了,红灯亮了,他女朋友“嗖”就过去了,小伙子在那里等着。小姑娘一过去,又分手了。这个事情说明什么?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比如说你很多道理都懂,习惯的养成,比如说排队,挤公交车的时候你们有体会吗?人少的时候还能排队,一旦人多的时候,挤公交车是一场剧烈的战斗。我住在延庆,在德胜门那里挤车的时候,我告诉诸位,我真见证了是一场战斗的感觉,否则你就挤不上去。为啥不能排队呢?不守规则。建设一个法治的国家,不仅需要理念,需要素质,更要养成一个习惯,有道理吗?遵守规则的习惯一定要养成。

所以我说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既然是一个过程,下面有结论了,习近平提出中国梦,要建设一个强大繁荣的中国,除了经济建设之外,恐怕需要文化建设,需要道德提升,需要法治建设,追究社会公正。一句话,多管齐下,我觉得中国才有一个光亮的未来。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田甜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