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陈文玲:“一带一路”战略决策的发展潜能及深远意义(7)

因为我们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高铁是1.6万公里,“四纵四横”未来将是高铁的时代。我们的高速公路现在接近十万公里,美国累计接近8.8万公里,我们是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网络体系早已经建设。我们的港口在世界前十位港口中我们有七位,世界前二十位的港口有16位。所以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港口的吞吐量,还有港口的集装箱量,在中国。关于航空,中国现在有接近200个机场,但是我们这种机场都是大机场和部分支线机场,美国现在有1.9万,接近两万个机场,它绝大部分是通用机场,可以降落私人飞机。下一步我们可能也要发展通用机场,但是我个人认为,通用机场要限制发展。为什么?因为你虽然开放地空,但是中国也会有很多人拥有私人飞机,但是高铁时代的来临,中国高速铁路的网络体系建立,必将替代美国这种通用机场,他这种私人飞机很多都是近距离的作为一种基本的交通工具,是跟我们的汽车一样的交通工具。我们的高铁时代来临以后,很多高铁连接的城市会替代支线机场,还有支线飞机。所以我们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学习西方,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跟在它后边爬行,或者它迈一步我们迈一步,我们现在是要超越它。

所以现在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怎么能和我们周边国家,和我们贸易关联度最大的国家,跟我们经济往来最密切的国家能够建立这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这些年已经谈成了八个自由贸易区的协定,涉及到20个国家,现在正在谈的是六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21个国家。随着我们和40多个国家签订了这种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未来我们是要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的网络体系。去年11月26号,习主席组织中央政治局常委学习,那一次的学习专题就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我觉得最容易构建的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现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也是积极响应的,我们提出来的65个国家,现在其实已经有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组织响应。也就是说,这些沿线的国家确实是有共同的意愿。

第四,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携手共同应对或对冲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可以使中国顺应国际社会对于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新期待。

为什么说新期待?当你这个国家落后的时候,他是瞧不起你的,当你这个国家被大国化的时候,他就提前对你提出很多要求。所以像美国提出来的,你要做利益攸关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等等,都是对中国提出的很有代表性的新的要求。所以通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区域安排合作构架,就可以打破一些国家把国家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把冷战时期形成的这种思维、规则、秩序强加于国际社会,就能打破这样的格局。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我们实际上通过一种像丝绸一样的柔性的处理方式化解掉。上上策是“不战而屈”,是和。我们中国不希望打仗,但是中国也不怕打仗,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战”是为了“和”,而不战不能“和”,战不赢不能“和”。实际上这就是毛泽东追求的战略思想的核心,打是为了“和”,不打不能“和”,打不赢不能“和”。所以我们和国际社会上这种交往,实际上是为了“和”,如果用战争的手段“和”的化,比如说在现代这种社会核武器具有摧毁性,在世界大国博弈、世界秩序中具有指导性。

2011年10月24号在美国召开中美对话,对话期间,基辛格设了一次宴会招待中国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曾培安理事长带领的中国代表团。他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确实是他作为一个战略家说的话。他说中美两个国家只能合作不能对抗,如果中美两个国家对抗,那么就会导致世界选边站,那就会使整个世界的秩序受到破坏。所以习主席提出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通过打仗,而是通过和平手段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且这两个国家不是为了两个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全球共同的利益。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战略比美国的战略更高一筹。

2011年,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面向中亚、西亚,主要是交通设施怎么弄,港口怎么弄,也是一个非常强劲的计划。这次美国国务院研究战略的人员就问我,他问我“一带一路”是什么概念。我就给他讲,“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们沿丝绸之路边界线2.2万公里的这些国家。“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和我们国家1.08万公里的海岸线毗邻的国家,以及和我们有关联的海洋国家的关系。我说我们的“一带一路”和你们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根据丝绸之路所在国和中国共同的需求建立的,然后是共同推进、共同建设,共同享受这种建设的成果。

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也是考虑所在国的利益,也是要尽最大的可能给所在国带来好处,但是美国这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没有得到那么多国家的响应。目前我认为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还在计划阶段,他有一些地方跟我们是交叉重叠的,比如说我们也有中亚、有西亚,他就说你们在中亚的布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我说我们是没有先后的排列的,我说我们在中亚和西亚的规划虽然跟你有交叉,但是中国在中亚、西亚,是完全与中亚、西亚各个国家本身的需求对接的,而且通过政府间决策者的会谈,我们建立的是伙伴关系,我们是结伴不结盟,美国是盟国关系,我们是伙伴国,是同伴的关系,所以本质上和我们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只有中国的需求与各国的需求契合的时候到了,各个国家才能真正的响应,真正的参与,真正的携手共进。

责任编辑:刘玉婧校对:余永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