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用“TPP”遏制中国只能适得其反(2)

美国用“TPP”遏制中国只能适得其反(2)

“TPP”对我国影响有限

美国借助“TPP”重返亚洲,目的就在于在亚洲地区孤立中国,从而影响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阻碍东亚的一体化进程。“TPP”在政治上强化了美国与亚太国家的经济联系,分散了亚太区域内经济融合的集中度,从而增加了亚太经济和政治发展并轨的难度。中国正强调建设“亚太命运共同体”,这将影响我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影响力。

奥巴马多次表示,美方不能让中国等国写下全球经济规则,美国应该制定这些规则,在坚持保护劳工与环境的高原则下,为美国商品开发新市场。美国主导“TPP”实质是剑指中国, 就是要阻碍“10+3”、“10+6”或“亚太共同体”,并通过“TPP”对未来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发挥主导作用,压缩中国的发展空间。

“TPP”关税同盟将对中国形成巨大的贸易歧视,中国与其签约国之间将形成贸易转移效应,将会挤占中国出口市场,进而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美国通过“TPP”所产生的更紧密的经贸联系,进一步加强与东亚军事盟友的合作关系,随着美国的介入,“TPP”必将给中国的亚太安全战略带来一定的挑战。

但从根本上看“TPP”协议签署很难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亚太经济上的影响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日本不可能不与中国做生意,要做生意就要双方互惠,采取排斥政策就没办法做生意,只要中国商品占有价格、质量优势,贸易的逐利性就迫使美日很难摆脱中国产品的诱惑,而关税同盟形同虚设,既然要做生意就要有合适的税收或免税标准,所谓的12年免税期对中国不可能发挥作用。更何中国是签约国多数国家的第一大或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经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东盟十国等其中的多数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而这些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使“TPP”协定空心化。想要单方面遏制中国,不仅不再那么容易,而且还会形成自伤。

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符合现实逻辑的共识。“TPP”伙伴中多数国家经济水平并不等齐,对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偏向性并不满意,更多的仍是希望维持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而在与中合作中不存在种歧视性的政策,更注重的是合作共赢,更关注的是中国“亚太命运共同体”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和搭便车的优势。

中国正在进行大数据条件下的互联网自由贸易平台建设,这种无国界自由贸易正在改变现有的关贸壁垒政策和贸易垄断,一个自由贸易的新时代一定会被人类科技进步所重写。更何况中国具有强大的内需市场拉动和巨大发展潜力,用“TPP”遏制中国发展只能适得其反。

中国的高科技自主型产业正在获得巨大突破性进展,集成电路国产化、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石油化工领域设备国产化、航空、航天国产化、核能、再生能源利用国产化、液晶面板行业国产化、新能源开发利用自主创新、医药和生物制剂都具有较高水平。中国的实践证明,高技术成果是买不来的,只有靠自已埋头创新才能赢得一席之地,引进的东西只能是思路,专利都是二手货,要靠消化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总之,美国针对中国防范和围堵,会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和安全地位产生一定消极的影响,但美国带领几个小国(有的还是我们的朋友)想要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甚至是幼稚的。

只要中国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把经济稳住,把贸易发展好,别人拿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任何一种国际性贸易框架,中国不参加它就是不完美的,少了中国就是缺失,我们要有这样的自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