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应对策略
我国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实力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为了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我国应积极地做好工作。
我们要有一个广阔的胸怀支持以东亚自由贸易区、东亚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等为基础,稳步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实现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我们希望“ TPP ”不断发展、壮大、成型,并成长为亚太地区一种成熟的贸易合作机制,只要能达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就与中国的发展理念相一致,中国乐于见到“TPP”能够成熟和发展,也愿意其所有成员搭中国“亚太命运共同体”的班车。
深化 “TPP” 对国内产业可能造成的冲击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改革,加快国内相关政策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提高自己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首先要从增强自身实力开始,要加强对劳工、环境及知识产权的建设和保护,积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切实完善保护劳工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同时,我国的企业要放开视野,在吸收借鉴的同时将其转化为适合自己生存、发展、壮大的强大武器。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要首先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有利于参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增强自身的实力。
要进一步深化国内改革,扩大市场开放,为我国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格局奠定坚实的制度与政策基础。
我国应当积极关注“TPP”,在其游戏规则中发挥自身的经济影响力,努力淡化“ TPP ”的政治和战略色彩,凸显其经济价值,推动“TPP ”以其高质量的自由化协议和泛亚太的地域覆盖面,去除、整合亚太现有的自由贸易形式,最终为东亚地区一体化做出切实贡献。
根据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我国应以积极的态度关注“TPP”,这将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成员,应密切跟踪、研究“TPP”实施进程,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局面,权衡自身综合利益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表达开放性的立场,能提高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TPP”是中国早已意识到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挑战。已将“TPP”当作亚太区域经济整合的重要契机,并在亚太区域整合中发挥与自身实力相对应的作用。“TPP”是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可以作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动力,也有可能成为亚太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基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政治、历史和领土等原因还存在很多分歧,我们可以借“TPP”制订的规则整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亚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东亚自贸区的建设,形成了与北美、欧盟相抗衡的重要经济力量,这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我应在中日韩自贸区的建设中,加快推进与东亚经济体的实质性区域合作进程,提高东亚国家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东亚自贸区的建设。
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美国推行“TPP”的目的是将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纳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而制衡中日韩等区域大国的经济影响力,削弱中国的区域经济影响力。我国可以借力打力,加快与东亚经济体之间的实质性区域经贸合作进程,进一步巩固中国与东盟、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经贸合作关系,并在主要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尽快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完善“10+3”和“10+6”合作机制,确保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稳步推进,加强同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双边经济合作,促进相互之间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中国在跨区域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创造条件。
美国主导“TPP”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亚太自贸区,巩固其在亚太乃至世界的霸主地位。我国强调和平发展,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应当内外兼修,对内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综合国力,巩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地位;又应借力打力,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基础上,利用“TPP”促进本地区的全面经济伙伴合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