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委书记如何抓信访

县市委书记如何抓信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县、市委书记如何更好地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属地责任,切实抓好新常态下的信访工作,值得探讨。

把握“三个规律”

信访矛盾成因规律。新形势新常态下,信访矛盾的产生越来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关;越来越与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增强相关;越来越与政策的制定出台是否科学相关;越来越与决策是否民主科学相关;越来越与少数干部执法司法和行政存在的偏差相关;越来越与少数干部工作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相关。

信访问题演变规律。信访问题的演变具有“破窗效应”,一事不处理,多事就可能接踵而至。一个地方信访矛盾积累聚集和集中形成后,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容易交织扩散。初信初访处理不到位,信访人的诉求行为通常也会随之升级,串联上访、越级上访、择机上访,各种激烈的诉求表达方式随之而来。

信访群众息访规律。始于决策不当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科学决策;始于利益纷争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利益保障;始于政策缺失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政策完善;始于制度缺漏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制度创新;始于法制不完善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依法处理的轨道;始于群众认识偏差的突出问题,必然止于加强群众工作。

算清“三笔账”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算“政治账”。群众诉求的处理事关党心民心,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一起信访案件如果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影响信访人周围的诸多亲朋好友及社会群体对党委政府的看法。与此相反,如果坚持“排查一起纠纷、扩大一分成效,化解一宗矛盾、争取一片民心”,就可以重树一个群体对党委政府的信任,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从行政运行成本角度算“经济账”。信访问题的处理具有叠加效应,需要认真算清矛盾早解决和晚解决、“短痛与长痛”的对比账,算清解决诉求和维稳成本、“治本与治标”的对比账。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原本花较少的资金就可以解决,待问题拖大拖炸后,不得不花费巨额成本,解决后群众往往还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抗争。

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角度算“良心账”。信访群众反映的问题,对干部来说很可能只是小事一件,而给群众带来的很可能是一生命运的改变。就全社会而言,尽管上访群众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对于上访群众的家庭和个人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由于有困难,他们的形象往往不好看;由于有委屈,他们的语言往往不好听;由于有诉求,他们的事情往往不好办。只要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就会感到上访群众值得同情,群众信访应该理解,信访问题必须重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