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的形式主义危害极大,不仅影响事业的发展,更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免疫力和洞察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打牢力戒隐性形式主义的本领基础。
近年来,有很多基层党员干部是“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有的甚至从来没有做过群众工作,走不进,谈不上,帮不了的现象在他们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不仅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要向群众学。服务本领是自身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现,它不是与生俱来,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和实践才能增强自身的本领。
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书本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学习适用于农业农村的科学技术知识,运用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引领群众。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地向实践学,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水平,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的技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蕴含于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正确经验,历史证明,什么时候脱离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一些基层干部看似每天都与群众打交道,但却存在着不会与群众沟通,不善于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没有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说话的本领等一些现象,实质上就是脱离群众、存在隐性形式主义的表现。
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增强做群众工作本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为群众服务,真正融入广大群众之中,做群众知心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每一个党员干部去熟悉、去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到群众中去寻求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困难面前,是束手无策、畏缩不前,还是克难攻坚、奋力前行?作为领导干部理所应当选择后者,应该千方百计采取切实可行的好措施、好办法,努力解决困难。好措施、好办法哪里来?答案是从群众中来”。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向群众学,真心为群众服务,不断向实践学,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才能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打牢力戒隐性形式主义的本领基础。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