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要注重实践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要注重实践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是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措施,是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党性修养的有效办法,广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要注重实践。

实践,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事情需要干部去解决?不是在办公室想出来的,不是在会议室研究出来的,也不是坐在小轿车里隔着玻璃看出来的,而是要通过进村入户、深入院坝、下田间地头才能发现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走进基层、走到群众中间,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才能化解人民群众的所忧所怨。因此,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党员干部首先要在思想深处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实践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实打实接触,在实践中全力以赴为群众做好事,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想方设法为群众解难事,真正做到“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群众的大事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具体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赢得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实践,就是要满足群众期盼、解群众之难。群众期盼、群众之难是什么?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群众期盼、群众之难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群众对党员干部工作的认可程度。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有的单位部门,为什么做了大量工作却仍然挨群众骂,费力不讨好,有的地方信访问题层出不穷,问题在哪里?现实和历史的经验证明,不是群众不感恩,而是有些党员干部的工作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解决好群众的困难,没有把该干的事情干好。为群众修路,质量不过关,修好的“沥青路”,老百姓称为“泥浆路”;为群众建设新农村集居点,不让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瓜种豆,却硬是让他们栽花种草,求得好看。这些工作,看似有炫目的成效,实际上没有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所以群众认可程度低,有的搞法群众根本就不认可。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重点在于通过实践,让工作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困难、问题完全对上号、合上拍,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不做表面文,不搞形象工程,切切实实解民困、化民忧,多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好事、实事,不把好事办砸,不把好事办得让群众骂娘。

实践,就是要谋富民之业,促进产业发展。让老百姓富起来,过上更好更体面的生活,这是党委、政府工作的核心,也是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这个问题,党员干部要重点在帮助群众“换思想”、“强本领”、“优环境”、“找项目”上下功夫,要作好这些方面的文章。换思想,就是要通过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密切联系,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破除影响发展的根源。比如,要通过各种办法,改变“种田就是种粮,种粮就是自食”的传统观念。群众改变这一点,还是很难的。强本领,就是要提高群众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搞好就业、创业和创收指导服务,增强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优环境,就是要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营造良好环境。找项目,就是积极帮助群众引进致富项目,协调解决资金筹措,加快发展支柱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壮大。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