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不作为”成为新的“高压线”

让“不作为”成为新的“高压线”

国庆节期间,一条关于“青岛大虾按只卖”的欺诈顾客的新闻火了,一时间,米饭3元、瓜子8元这些再熟悉不过的价格都能分分钟惊呆路人。在调侃之余,这更是公众在对遭受无良商家明目张胆宰客欺客,然而却举报无门、投诉无道,相关执法部门推诿扯皮,不作为、慢作为的极大讽刺。

曾几何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事、少犯错”的处世哲学在一些单位、部门大行其道,尤其是在十八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之后,这种风气似乎越发盛行。少做事、不做事,从客观上讲确实避免了很多犯错误的机会,这样就更能明哲保身,反倒是那些多做事、愿做事的干部难免百密一疏,给人留下口实。同时,少做事、不做事也不容易得罪人,多做事、敢做事则难免触碰一些利益,为人所记恨。可见,在重拳出击刹住了“乱作为”的前提下,破解“不作为、慢作为”的任务依然艰巨。

为何不作为、慢作为有市场、有空间,并且有恃无恐、悠然自得,被不少干部奉为妙招?本质还在于问责不到位。以往的干部问责大都是建立在“谁出事、谁负责”的制度基础上,相关追责制度基本也都是着力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约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辄则咎”的问责逻辑。在当前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还没能真正落地之前,在薪酬制度和工作绩效还没有挂钩的机制背景下,“不动”的行政行为自然就会成为首选“良策”,以不变应万变就成为了不出事、少出事的制胜“良方”。

对不作为进行同样问责,不仅有助于行政提能、提效,构建积极健康、良性循环的政治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切实捍卫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乱作为已然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不作为也绝不能再是“橡皮筋”。要以同样严厉的措施惩治不作为、慢作为,对推、拖、拉等行为严厉问责,及时曝光,形成震慑。要建立纵向的问责监督机制,对重责轻问,有责慢问,大责小问或不问的情况要从重处理,对包庇纵容、遮丑护短,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社会公益的行为严肃处理,及时公开。要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问责倒逼机制,形成“人在做,手机在看”的全方位监督态势,让执法者无时不置于监督之下。要完善统一的网络曝光平台,对不正之风、蝇狗之事进行有力曝光,防止内部消化、不了了之,以至于恶性循环。

只有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处罚措施都成为“高压线”,通上“高压电”,不作为的念头才会吹弹即破,慢作为的行为才会战战兢兢,懒政、怠政者才会“夹起尾巴好好做人”。以此为功,久久发力,让公权行使者闻不作为、慢作为而“丧胆”,知不作为、慢作为后果之严重,主动回避、积极作为,那么“青岛大虾按只卖”的执法闹剧才能早早夭折,网络的调侃才会“无用武之地”,公民的委屈和愤懑才会彻底消弭。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