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中国经济新战略区域

培育中国经济新战略区域

要把“新战略区域”(第二代战略区域)和“潜在新战略区域”(第三代战略区域)置于不同阶段“区域领跑者”的更替之中,即一方面要着力促进新战略性区域的尽快成长,另一方面要及早培育潜在新战略区域,同时要赋予第一代战略区域新的功能,从而形成“战略区域—新战略区域—潜在新战略区域”梯次推进的格局,把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接力棒”有序地传递下去,以共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性的判断,总体上存在两种相反的结论和观点。一部分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谨慎或者否定的态度;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如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经济可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先后经历了沿海与内地,东、中、西三大地带,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区等七大经济区。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区位、特殊的政策以及业已形成的先发优势,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整体经济增速开始慢于国内其他地区,在全国地位继续下降,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开始加速;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效果明显;西部地区随着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加,增速不断加快;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亟待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

“战略区域—新战略区域—潜在新战略区域”需梯次推进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依靠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的第一代战略区域无法继续担当中国经济“区域领跑者”角色。所以,要把“新战略区域”(第二代战略区域)和“潜在新战略区域”(第三代战略区域)置于不同阶段“区域领跑者”的更替之中,即一方面要着力促进新战略性区域的尽快成长,另一方面要及早培育潜在新战略区域,同时要赋予第一代战略区域新的功能,从而形成“战略区域—新战略区域—潜在新战略区域”梯次推进的格局,把支撑全国经济增长的“接力棒”有序地传递下去,以共同支撑未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遵循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陆海统筹、战略支撑作用明显,空间连续性和政策延续性强等原则,根据初步研究,第二代战略区域包括成渝经济区、中原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哈(尔滨)长(春)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城市群等区域;第三代战略区域包括环北部湾地区、云南沿边地区、新疆及其沿边地区、吉林沿边地区、淮海经济区、晋冀鲁豫交界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汉江流域、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青海湟水谷地、黔中地区、滇中地区等。

第一代战略区域重在转型升级

第一代战略区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未来发展将以转型升级为主。包括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层次未来发展要兼顾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包括环渤海地区,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到2025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环渤海地区要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建设协调共进、产业体系统筹提升、市场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建设、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区域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如何引导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效转移,如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第一代战略区域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