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误读与临界点:美国对华战略的认识与调整(4)

纠结、误读与临界点:美国对华战略的认识与调整(4)

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走势

客观来说,当前期待美国改变其对华的不客观认识并不现实,一方面,实力的逐步接近时刻提醒着美国要始终对华保持警觉,不要在任何领域被其缩短差距,而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走势,也明显增大了美国的危机意识,导致其自然选择利用质疑对方意图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安全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差异又是那么明显和深刻,尤其是政治制度和价值观的格格不入,文化传统和思维模式的天壤之别,关注问题的习惯视角也有明显差异,相互理解的难度较大,对对方的意图存疑也就很自然了。

由于长期心存敌意,美国对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严密防范,在防范之余,还一直期待能改变中国。美国对华实际上是采用了“切香肠”的方式,即通过所谓和平渐变而非激进促变,从边缘利益、重要利益再到核心利益,一步步蚕食中国原有的模式和不符合美国利益的战略选择。在综合考虑了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反应、政府承受力之后,有分寸、有步骤、有反复地逐步向中国施压,一方面在核心分歧议题上言辞强硬但行动谨慎,用和平施压的方式步步紧逼,通过反复但耐心的对抗充分展示美国可以容忍的边界,适时用言辞的升级来表达美方的决心,迫使中国做出妥协;另一方面则持续采用积极正面的鼓励来诱导崛起中的中国遵守现行规则、承担更多国际责任,通过一堵一放这两手,在保持合作的基本框架下促使中国在美方划定的界限内行事。

在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美国国内建议调整对华战略的呼声就不绝于耳,并随着中美之间议题冲突的加剧而在今年达到高峰。目前看来,美国确立今后对华战略走势的基本原则是不再纠结于对中国意图的判断上,而是在确保对华优势和控制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华改造力度,尽可能多地从外部塑造中国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行为。美国会继续坚持原有的堵放战略,但可能会视情况从原来的“接触与防范”转向“接触加软遏制”,具体表现就是“软的更软、硬的更硬”。“软”指接触尤其是提升军事接触和人文交流的水平和规模,促进中国的社会开放,培养公众对美好感,继续用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来影响中国的政治运行和舆论走向,诱使中国越来越多地接受美国的价值观;“硬”指对抗,在涉及秩序和原则的问题上美国会更强调正面公开应对,更多借助于国际舆论和统一阵线形成一种泰山压顶之势,不为利益而放弃原则。所谓“软遏制”,就是使用压制、限制、控制、阻滞的方式来明确界限,更积极地参与塑造中国的国际行为。

当前美国国内的对华政策辩论之所以众说纷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对中国究竟是现有秩序的维护者还是挑战者的问题仍存分歧。在保守派的压力下,美国未来很可能会采取比现在更为强硬的对华政策,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国内理性的声音比以往更稳健也更多见。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访美之行中,习近平主席为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提出四点原则,即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广泛培植人民友谊。这些原则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为核心,涵盖了政治、经贸、安全、社会等各个领域,致力于推动中美两国的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同样也可以满足美方的利益需求。希望美国政府可以从中看到中方的诚意,加深对中国的理解,与中方共同努力,实现中美两国的双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