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

关于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的四点建议

●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镇化的滞后性。2014年占总人口17%的2.3亿人为非城镇户籍的常住人口。这2.3亿多人并没有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各种基本公共服务。原本应具有更高的消费收入弹性或者说边际消费倾向,没有挖掘出来。

●按照目前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能创造15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的比例关系进行匡算,GDP增速6.5%左右就业总量总体问题不大,但年轻一代因“选择性就业”而导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应引起重视,需要化解。

上一篇文章专门谈十三五发展的“理念”问题(常修泽:《关于十三五发展若干“理念”的思考》),发表后引致海内外网上热议。这一篇转向实践,谈十三五目标及方略问题。前者为“道”,本文为“策”。

中国先人“治国策”有句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十三五经济增长目标到了该“定”的时候了。

但,按多高经济增长率来谋划?据笔者掌握,目前意见不尽一致,大体有三种:一种意见主张7%左右甚至更高;一种意见主张6%左右甚至更低;还有一种意见主张6.5%。我倾向于按6.5%来把握。我以前谈到未来中国将由人均国民收入“中等收入”阶段向“中高等收入阶段”转变,是按照6.5%测算的。

2015年9月17日,在新华社内部座谈会上,笔者仍坚持按6.5%左右来设定。同时把问题进一步引深:如果确定6.5%增长目标之后,决策部门和实际工作该注意什么?笔者提出四点建议。

供给面和需求面分析

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如果设定7%则难以实现。

(一)供给面分析: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资源环境“三约束”。

——劳动力要素供给。“十三五”规划要铺陈,中国改革发展的红利是否普惠到每一个人?这是我的“人本”理念。但从人口总量来说,中国正在发生变化。相关资料表明:由于快速的人口转变,目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正经历着急剧的下降过程。2012 年,中国15 ~ 59 岁(或者15 岁以上不满60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345万,这是国内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2013 年,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较上年减少244万人,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出现绝对下降是新情况。预计“十三五”期间,适龄劳动人口规模年均降幅为0.3%左右。同时,随着人口的结构性变化,也使人口抚养比的走势出现扭转。这意味着,“人口红利”对增长的积极效应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资本要素供给。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问题加重(60岁及以上人口2010年为1.78亿,目前估计超过2亿人,见《人本型结构论》),高储蓄的水平也出现下行趋势。国内部门总储蓄率2012年为49.5%,预计到“十三五”末期将降至47%左右。储蓄率降低将导致资本形成率相应下降,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减弱。

——资源环境约束。35年前,笔者曾发表过题为《“竭泽而渔” 后患无穷》的论文,现在“后患已现”:资源环境矛盾突出。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能源消耗强度的急剧增加导致资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承诺排放总量比2005年大幅减少,鉴于近年来主要的污染物排放仍处于较高水平,中国的环境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