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生产理论看“绿色化”

从全面生产理论看“绿色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特别是其中易为人所忽视的生态生产,为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的新理念。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成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在马克思看来,不仅“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社会本身还“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而马克思眼中的社会有机体,是构筑在其所认为的全面生产的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最早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了“全面生产”的概念。在将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进行了对比后,马克思这样写道:“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为自己构筑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的需要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再一次谈到了“全面的生产”的话题。在他们看来,随着现存社会制度被推翻以及私有制被消灭,在这种情况下,“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指出,“人们的生活自古以来就建立在生产上面,建立在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上面”。那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这种或那种社会生产”都是指哪些生产呢?或者,所谓“全面的生产”都包括哪些内容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因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

除了物质生产之外,人们还有关于社会关系的生产。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