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上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与以往重点建设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实现了适度开放。第二,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
“《方案》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改革红利’,鼓励竞争,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办学特色,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朱秀林说。
什么样的大学算得上世界一流大学?
朱秀林认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对比的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世界一流大学通常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具有一流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大学文化、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一流的管理制度,有明晰的办学使命、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出一大批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
“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核心特点:一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二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师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高效的服务。”朱秀林说。
朱秀林表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简单复制西方的大学模式,而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深深扎根中华大地,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在充分借鉴吸收国外一流大学先进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发展规律,构建别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体系,创建出凝聚着“中国元素”的世界一流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