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引领经济新发展
洪大用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建议,描绘了今后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路线图,全国关注,举世瞩目。
“十二五”实施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最广泛的认同、拥护和支持,获得最持久、最深厚的动力的战略举措,也是在经济新常态的条件下,顺利度过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和新旧发展模式转换的必经之途。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充分延续了这一宏大思路。这一思路可以说充分展现了以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引领经济新发展的战略思想。
实践表明,简单地重视推进经济发展并不一定带来社会进步,甚至会造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失衡、错位、断裂,并由此引发社会紧张、分裂,不仅恶化经济发展的环境,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陷于长期停滞乃至中断、崩溃。在深化对经济社会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我国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将原来单纯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了对于社会领域的关注。
在改革开放以来正反两方面实践的基础上,以更大的力度全面推动更高水平的社会进步,引领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特别需要关注共享、安全、创新和法治等关键词,这些方面在中央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是继续促进发展成果共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要在解决就业、收入、公共服务以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方面作出更加健全有效的制度安排,其底线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并作出了系列安排。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安全保障。完善社会安全保障至少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人口安全、环境安全和生产生活安全。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更加注意这些方面的制度建设。五中全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完善各个层次上的社会安全保障的制度安排,强调了安全保障的制度化、精细化。
三是加倍努力厚植全民创新的土壤。当下中国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全面转型的关键阶段,更是需要全面创新。五中全会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并就创新内容、动力来源和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对创新发展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论述。
四是加快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在当下中国,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五中全会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抓贯彻落实尤其要抓“关键少数”
徐志宏
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指导思想。抓关键少数,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转变发展理念、促进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无论当下还是长远,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都很突出。
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着力点是思想观念、作风习惯和制度约束三个方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都没有凌驾于宪法法律之上的权力,也没有超越宪法法律之外的自由。领导干部虽然掌握一定权力,但在权与法之间,权由法定是每个领导干部头脑中必须确立的法治观念。解决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的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有权就任性的问题,防止权力越界、权力滥用对法治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恶劣后果和影响,除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促使领导干部知法、懂法、守纪外,还有三点十分重要。
第一,必须让领导干部敬畏法纪,崇尚法纪,让法纪精神成为领导干部心中最高的道德境界,成为不可或缺的思想素养,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第二,必须让领导干部把对法纪的敬畏和崇尚转化为遵纪守法用法的法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领导干部一旦把对法律、纪律的敬畏和崇尚转化为法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就能做到在法纪之内,而不是法纪以外,更不是在法纪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就能自觉地遵纪守法。
第三,必须以健全的制度约束领导干部和管理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法治建设、法治实践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全国聚焦点,要确保关键少数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起引导、示范作用,而不是起否定、破坏作用,制度约束必不可少。制度约束具有根本性,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不仅最牢靠,也最经久。要用好的制度选人,严把入口关,把法治素养作为考察干部德才情况的重要内容,不具备法治素养的人,不让其进入干部队伍,更不准进入关键领导岗位。
虽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抓住、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确保率先垂范,带头遵纪守法、学法用法,让人民群众看到榜样的力量,从而崇尚法治,相信法治权威,相信公平正义,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就更容易克服,任务也更容易实现。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