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开放是趋势
安徽省芜湖市曾经每年准备大量资金,对进口国外大宗设备的企业给予政府补贴。可是实际上该地7家进口了此类设备的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了解该政策,其中两家企业成功拿到了补贴,而另一家企业尽管知道政策,但却不知道找谁要,结果导致政府惠民政策的部分资金只能眼睁睁地趴在账上睡大觉,以此鼓励企业进口大宗设备促进生产力提升的效果也打了折扣。“目前政务公开普遍存在发布政策信息时仅仅在各自政府网站上进行简单罗列的现象,而实际的服务对象真正要找政策的时候,却不知道去哪里找、怎么找。”芜湖市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党组书记承孝敏坦承。
从2007年开始,芜湖市以政务大数据的开放、共享为基础,对政务公开做了顶层设计和规划,将所有公共服务的事项延伸到一个个具体的主体,以实现对每一个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的精准化服务。
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是在传统信息公开的基础上向前迈进的一大步。传统的信息公开是逐个申请,老百姓申请公开什么,政府给什么,没有申请,政府就难以主动供给。而数据开放则是主动将数据推送,公众需要的信息已经包含在公开共享的数据集里,供公众按需自取。
“联合国将政务公开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型的信息提供,第二个阶段是政府信息的集中发布,第三个阶段是政府与公众有来有往的电子政务,最终达到的第四个阶段叫联通的政务服务,即打造一个以公众需求为中心,政府围绕这个需求提供政务公开服务。”中国社科院教授周汉华表示,全世界的政务公开呈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阶梯式发展规律,但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在后两个应用阶段的政务公开上存在困难,“尽管我们公布了很多信息,但不契合老百姓的使用需求,那么再多的公开民众也感受不深。”
周汉华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政务公开存在捷径:通过优先发展高阶段的目标,以民众的需求为中心实现数据开放,则能够反过来倒逼和拉动政府的信息公开,“老百姓要用就会自己来查,一查就能带动信息公开。后发国家可以利用数据开放,两步并作一步,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其中提出推进公共机构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和集中向社会开放,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标准化程度,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等20余个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