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评估相结合
公共政策评估既包括预期目标结果的评估,也包括非预期结果的评估工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政策执行阻滞、政策变通执行等现象,使得公共政策实际执行结果总是会偏离政策目标。在此情景下,第三方评估应注重预期结果和非预期结果评估相结合。
公共政策的预期结果主要指对预先设定的政策目标的实际执行结果的评价。对公共政策预期结果的评估,是当前我国第三方政策评估的主要工作。预期结果评估往往据此评定等级,公开发布或内部通报绩效排名,并以排名为依据对政策执行对象进行奖惩制度。
现行政策评估往往侧重于采集政策预期结果的目标、指标数据,而将忽视对非预期结果的调查。产生公共政策的非预期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对政策问题发展趋势的考虑不够周全,导致政策执行后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地方政府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环境破坏等非
预期后果。又比如,煤矿私有化政策原本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和国有矿产开采“公地悲剧”问题,但却导致矿难事故增加。当然,有些政策非预期后果也可能是正面的,比如有学者发现中国多年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不同性别之间的社会地位更加平等。对这些非预期结果的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反思政策方案、完善决策体系,推动政策评估向决策者的良性反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