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化办学:预期、挑战与对策(2)

学区化办学:预期、挑战与对策(2)

二、学区化办学的政策预期

学区化办学虽然在以往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中也有这样或那样的表现形式,有些地区也尝试过类似的做法,但大体上未成气候。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借鉴苏联的学校管理经验与做法,学校整齐划一设置,学校间的差异并不明显,以教育厅、教育局、文教办等为名称出现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着学校,对学校统一下达行政要求,“学区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成形。而在西方一些国家,学区化、学区制则由来已久。针对我国的现实状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积极推进学区化管理、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学校托管、优质管理输出、教师特派等办学形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试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我国下一阶段要“试行学区化办学”。实施学区化办学有助于实现如下目标。

第一,推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提升人社会层级的重要手段。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具有普惠性的基本特征,它面向所有学生,惠及所有孩子,使每一个孩子都享有优质教育是政府要担负的基本职责。如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如何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实施学区化办学是政策的重要选项。从公共消费需求来看,人民群众要求自己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也正成为迫切需要。有研究表明,当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老百姓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关心的是能上学的问题,而当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上时,老百姓对子女的教育主要关心的是上好学的问题,不只是有学上更要上好学,对学校质量的关注程度空前高涨。借助学区化办学,一定程度上可以推进学校间的均衡发展,通过学校间的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缩小学校间的差距,切实提升学区内学校的办学水平。

第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如果说均衡发展主要指向的是区域与区域、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形态的话,那么,内涵发展主要指向学校自身内部的发展。内涵相对的是外延,学校的内涵发展强调的是学校不要再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规模扩张,而是质量提高上;不是粗放式发展,而是精细化管理上;不是模仿他校的做法,而是创新驱动上;不是整齐划一的同质化,而是体现在差异化发展上。提高质量、凸显特色、创新发展、提升专业化程度,可以说是内涵发展题中应有之义。真正做到学校内涵发展,学区化办学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实施学区化办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可以共享,科学的管理方式可以推广,教师可以在学区内流动,教研活动、科研活动可以共同举办,凡此种种,都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第三,实现优质资源共享。随着办学时间的延长,各学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优质资源,即使再薄弱的学校,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实施学区化办学,同一地域相邻的学校整合为一个学区,学校与学校、校长与校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在学区内共享的新格局。在一定意义上,学区内的学校是一个团队,是命运共同体,学校之间取长补短成为常态,共建互助成为常态,相互合作成为常态,人员流动成为常态。[1]确立“区”的意识,增强“群”的概念,使每所学校都主动把自己放在“区”的范畴内进行建设和发展。

第四,落实教育综合改革。过去三十多年,我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取得的成效也有目共睹,但也有一些教育上的顽症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比如,20世纪8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只是没有解决,有些地方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究其根由,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在教育中推进单一因素的改革,或者仅靠教育领域自身的改革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对教育领域更是明确提出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教育的各项改革都有综合性,但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最具综合性的两个方面。办学模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凡办学目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德育工作、学校科研、校园文化等都在其内。可以说,推进和落实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学区化办学是重要抓手,能够带来学校方方面面的变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