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助推绿色发展(2)

绿色制造助推绿色发展(2)

我国发展绿色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欧美发达国家绿色制造技术水平相比,我国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及生产应用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制造业规模自2009年以来位居世界前列,但是绿色化制造技术水平低,制造方式粗放,是大而不强的全球制造大国。中国单位能耗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倍,远远高于美国、欧盟及日本。以铸锻焊等热加工行业为例:我国铸件尺寸精度低于国际标准1~2个等级,废品率高出5%~10%,加工余量高出1~3个等级;每吨铸铁件能耗为0.55~0.7吨标准煤,国外为0.3~0.4吨标准煤;每吨锻件平均能耗约1.4吨标煤,日本仅0.515吨标煤;每吨工件热处理平均能耗约660千瓦时,发达国家平均在450千瓦时以下。资源、能源、环境、市场的约束不断加剧,长期依赖的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绿色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受制于人、资源利用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甚至发达国家设置绿色化水平指标已成为新贸易壁垒。

在生产过程中,我国企业目前更多关注效益和产值,对资源能源消耗相对关注少,更缺乏明确的资源能源消耗考核目标,缺乏绿色制造标准及规范。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更需要关注并推进绿色制造。近年来,我国成立了国家绿色制造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一批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但相对量大面广的制造业,需要制定修订更多的绿色制造标准。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绿色制造相关标准体系,如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标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机床能效与生态设计标准、有毒有害物质限用指令等。同时提出了明确的能源效率计划目标,如德国在实施的资源效率生产计划中明确:到2020年,能源效率比1990年提高一倍,原材料效率比1994年提高一倍。

我国绿色制造发展起步晚,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低,缺乏绿色装备、绿色生态车间、绿色生态工厂和绿色生态产业园。国际上,欧盟提出绿色生态工厂,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工程及其系统仿真、生产装备新型控制系统、绿色制造工艺及装备、物料资源优化利用生产模式、无害化替代材料制造工艺、工厂生态效率规划及能量管理系统等,以实现技术、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我国绿色制造前景广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技术及装备创新发展、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产业园正当其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