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数据哲学研究的五个维度
正在兴起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数据技术革命即将引发一场彻底的哲学革命,必将带来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和伦理观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因此正在兴起的大数据哲学必须从这五个维度或者说五条路径进行全方位的哲学研究。
(1)本体论路径,主要探讨数据的本质以及大数据引发的世界观革命
在中外哲学史上,数据一般被看作刻画事物关系的参数,很少被看作世界的本质,唯有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数是万物的始基”的思想。但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数据被赋予世界本体的意义。大数据认为,世界的一切关系皆可用数据表征,一切活动都会留下数据足迹,万物皆由比特构成,因此皆可被数据化,世界就是一个数据化的世界,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数据世界已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客观世界。因此,哲学史上的物质、意识的关系,变成了物质、意识和数据的关系;大数据的兴起改变了人类认知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的大数据世界观。大数据本体论的论题主要有:哲学史上的数据观;物质、意识与数据;数据的本质与数据本体论;世界的数据化与大数据世界观等。主要有如下问题需要我们从本体论加以回答:数据究竟是什么,数据的本质是什么,数据与物质、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数据世界究竟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世界能否被彻底数据化,量化一切的大数据目标能否实现,大数据怎么看世界,大数据世界观与传统世界观有什么本质区别,等等。
(2)认识论路径,主要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知识发现及其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近现代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而大数据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却是重视相关关系。大数据通过海量数据来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挖掘数据来寻找数据规律,并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解释现象和预测未来。大数据通过“让数据发声”,提出“科学始于数据”,数据成为科学认识的基础,而云计算等数据挖掘手段将传统的经验归纳法发展为“大数据归纳法”,为科学发现提供了认知新途径。(21)大数据通过理论和经验的数据化,实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数据化统一,并可能成为科学划界的新标准。大数据的相关性、模糊性和整体性解释将成为科学解释的新方向。因此,大数据认识论有主要论题:相关性对因果性的挑战;数据挖掘与科学发现的逻辑;数据规律与知识的真理性;大数据与科学划界,大数据与科学解释;传统认识论危机与大数据认识论。主要的认识论问题有:数据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传统经验论是否将走向大数据经验论?大数据是否将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对象?数据化能否作为科学划界的新标准?科学究竟始于经验、问题还是数据?数据挖掘能否成为科学发现的新模式?相关性与因果性是什么关系?相关性能否超越因果性?大数据解释能否成为科学解释新方式?数据挖掘本质上是否仍属于归纳法?大数据对传统归纳法有哪些超越?通过数据挖掘而来的数据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如此等等。
(3)方法论路径,主要探讨大数据思维及其对科学方法论的变革
大数据技术革命首先表现为思维方式的革命,大数据对传统的机械还原论进行了深入批判,提出了整体、多样、关联、动态、开放、平等的大数据思维,这些新思维具有复杂性思维特征,并得到了技术实现。(22)大数据提出了数据化的整体论,实现了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融贯;承认复杂的多样性,突出了科学知识的语境性和地方性;强调事物的关联性,认为事实的存在比因果关系更重要;通过事物的数据化,实现了定性定量的综合集成。因此,数据挖掘成了新时代的科学新工具,大数据技术带来了大数据思维与大数据方法论。(23)该路径的主要论题有: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大数据思维的复杂性特征;数据挖掘的科学方法意蕴;大数据对科学方法论的革命。大数据方法论的主要问题有:大数据思维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新方式?大数据思维的特征是什么?大数据方法的本质是什么?大数据方法是继演绎法、归纳法之后的科学新工具吗?大数据方法与整体论方法、还原论方法是什么关系?大数据方法与复杂性方法是什么关系?大数据方法与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传统的数据化与大数据的数据化有什么区别?怎么利用大数据方法进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数据化与数据挖掘?大数据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步骤是什么?等等。
(4)价值论路径,主要讨论数据的财富价值及其对传统价值观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数据从记录符号变成了有价的资源,数据从符号价值逐渐延伸到具有认知、经济、政治等诸多价值的财富。在传统价值观看来,土地、材料、能源、资金等被看作财富的象征,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像一种神奇的钻石矿,成了一种新财富,而且它与传统财富易被消耗不同,数据财富可以交叉复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真正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挖掘海量数据可以发现规律、预测未来,数据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来源。此外,大数据技术能够从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中挖掘重要数据,大数据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要工具,更成为政府、企业等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因此,大数据时代让数据从原来只是事物关系的表征符号变成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数据财富,从而带来了传统价值观的变革,并形成了新的大数据价值观。该路径的主要议题有:从数据符号到数据财富;数据财富与传统财富的比较;数据财富的本质;大数据时代的价值观变革。大数据价值论的主要问题有:数据的价值为什么到大数据时代才凸显出来?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有哪些价值?数据财富的本质是什么?数据财富与传统的财富有什么本质差别?如何挖掘数据财富?数据产业会给传统产业带来哪些变革?数据产业与传统产业有什么本质差别?数据产业链有哪些基本构成?数据财富与传统财富怎样保持平衡?什么是大数据财富观?数据财富观会给传统价值观带来哪些冲击和变革?如此等等。
(5)伦理学路径,主要讨论由于数据滥用所引发的传统伦理观的危机
大数据技术要求实现数据的自由、开放和共享,我们由此进入了数据共享的时代。但由此我们也时刻被暴露在“第三只眼”的监视之下:淘宝、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百度、Google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移动、联通和电信掌握着我们所有通话和短信记录,微信、QQ则储存着我们的交往秘密,而随处可见的各种监控则让人无处藏身。因此大数据技术带来了个人隐私保护的隐忧,也带来了个别组织的数据滥用或垄断的担心,甚至可能侵犯人类神圣的自由意志,由此产生了大数据时代人类的自由与责任问题并对传统伦理观带来了新挑战。该路径的主要论题有:大数据时代与信息共享;“第三只眼”与隐私保护;数据预测与个人意志;大数据时代人类的自由与责任。大数据伦理的基本问题有:大数据的共享精神有什么利弊?大数据将带来哪些伦理问题?数据权的本质是什么?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将可能出现哪些问题?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隐私?在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之间如何保持张力?怎样防止数据滥用?大数据伦理问题是否可以通过立法来规制?怎样用伦理道德规范来治理大数据伦理危机?大数据时代如何保护人的自由?大数据时代的政府、企业和个人有哪些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大数据时代如何平衡人的自由与责任?我们要做哪些伦理观改变来适应这个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伦理有哪些基本内容?大数据会给传统伦理学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等等。
(作者简介: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
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技术革命的哲学问题研究”(14AZX006)的阶段性成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