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高度重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笔者深入分析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对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效探索,认为必须突出机制建设、突出环境优化、突出载体创新,才能开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念、民主政治意识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各级组织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状况。

一是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受经济大潮的冲击,农村群众的价值观与现实利益相互纠葛,许多人价值观出现偏差、追求不高尚,出现了道德缺失、关爱意识淡化、公益观念弱化,仁义廉耻观念退化等问题。有些群众抱残守缺,传统的生活习惯、陈规陋习不愿改,导致农村打牌赌博、大操大办、低俗媚俗文化等歪风邪气蔓延。

二是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农村群众在城市与农村间不断流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农村群众的信息更加丰富,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加开放,需求更加多元,心理失衡、心态不健康。在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中倍受煎熬的部分群众,不是思考如何苦干实干,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业致富,而是萎靡不振、懒惰等靠,甚至仇官仇富,牢骚满腹。

三是平等意识存在误区。农村群众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日渐加强,对村务、政务公开程度要求较高,主动参与村务管理的愿望比较迫切。特别是少数农村干部的不廉不实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政议政、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的积极性。但是,他们希望民主、平等,但更希望得到最大的个人利益,于是热衷于拉关系、走门路、请客送礼,反而助长了不民主、不平等。

四是法制意识方兴未艾。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注重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和运用,按照法律、政策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他们尊崇的法制,是对自己有利的“法制”。当法律意识与维权成本之间发生冲突时,往往追求成本的最低化、利益的最大化,选择信访的道路。有的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心态,通过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不断给组织施压。有的为获取更多利益,不断缠访、持续闹访。

五是极端思想不容忽视。处在传统向现代急剧转型的农村,旧的体制和权威被迅速打破,新的体制和权威尚未建立,导致部分群众在观念上失衡、行为上失范。部分群众信仰缺失,漠视权威、无所敬畏,容易为琐事大动干戈、胡搅蛮缠。有的仇官仇富,习惯性怀疑,对组织和干部极度不信任。有的抱有“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心态,通过越级访、重复访和集体访不断给政府施压。有的为获取更多利益,不断缠访、持续闹访,甚至报复他人、报复社会。

二、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到位。少数干部存在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思想政治工作太超前、放弃思想政治工作等错误认识,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硬任务,谈起来重要,实践起来就不重要了,其他工作忙起来不要了,成了可有可无的工作。有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要为经济工作让路,有的认为农村经济较落后、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空谈,有的认为只要农民收入增加了、思想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二)机制不健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大多缺乏目标管理机制,没有专项经费、没有专职人员、没有检查考核、没有奖惩激励,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许多基层干部将思想政治工作等同于信访维稳工作,缺乏研究和思考,出现不良状况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人云亦云。

(三)方法不正确。农村群众身份多元化,传统意义上农民队伍缩小,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加大,学习报纸文件、传达会议精神、发放政策宣传单、贴标语挂横幅等传统手段,方法过时、收效甚微。有的习惯用命令式、强制性手段做工作,对农村群众重堵轻疏,容易激化矛盾。有的受“摆平就是水平”的影响,以势压人、拿钱息事,损害了形象、混淆了是非。

(四)作用不明显。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繁荣,深刻地改变了当前社会的舆论格局,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丰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干扰太多。负面信息、八卦新闻铺天盖地,群众长期浸淫于各种纷乱复杂的八卦、花边,思想政治工作不但失去了优势和吸引力,而且其有效作用也容易被消解、弱化,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难免容易发生偏差。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探索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突出机制建设、突出环境优化、突出载体创新,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文明、和谐、稳定和繁荣。

(一)突出机制建设,夯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一要健全保障机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让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业务素质,保障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落实专项经费,多渠道、多形式投入,巩固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渠道,建好农村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电影院、敬老院等文体设施。二要健全管理机制。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通过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定期督促推进工作等,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的干部予以表扬甚至重用,对工作不力者严格追究责任,在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中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三要健全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发展动向,建立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坚持抓早、抓小、抓预防,“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尽量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二)突出环境优化,营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一要优化政治环境。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吏,从严约束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努力建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环境,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针对部分基层干部不廉不实问题,通过组织调整、诫勉谈话、查处惩治等措施激浊扬清,有效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二要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普法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印发宣传册、办板报、贴标语等方式,积极宣传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让依法治国理念和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坚决杜绝执法犯法、选择性执法的现象,提振群众遵纪守法、找法用法的信心。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引导农村群众树立规矩意识和法治思维,在农村形成遵规守纪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围。三要优化自治环境。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村级民主建设、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引导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组织专门力量,制定村规民约和农村道德规范,有章可循、有约可依,并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觉行动。重视农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与管理,选树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道德权威和乡贤楷模,依靠他们的威望规范乡风民俗、处理矛盾纠纷。

(三)突出载体创新,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一要办实事,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从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出发,通过扶助发展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完善社会保障等途径,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吸引力。重点关注返乡农民工、创业大户、留守人员、老年人和上访人员等特殊群体,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关心、关爱和关怀中抓实思想政治工作。二要抓载体,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广泛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采的文娱活动,如文艺演出、趣味活动、体育竞赛、书法比赛、歌咏比赛等,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农村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凡人善举”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农村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形成示范效应。三要建网络,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抵御力。进一步扩大广播电视和网络覆盖率,在广播电视、网络上开设科普、文化、宣传长廊和专题节目,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配套完善舆情监管引导机制,建立征求意见、网上受理、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网上展览等多功能有序整合的统一平台,通过论坛、微博等阵地解疑释惑、辨伪去妄,在抵御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中提升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