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义 微言大道(3)

大学大义 微言大道(3)

掌握读书的方法

先生认为,到大学来,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主要读两种书:一种是专业书,专业的经典、重点的书一定要用心读、熟读,这是将来的看家本领;一种是专业以外的各类书,只要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但哲学、经济学、历史方面的书籍是必读的,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课,就像理工科的学生一定要学好数理化一样。先生讲,他自己是学哲学出身的,后来从事农村、农经、社会学研究,都还可以,就是因为他在大学里,哲学、经济学、历史方面的书籍读了很多,有了很好的基础。先生又讲到,搞人文社会科学,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对国家大局的形势要有个正确的、总的判断。先生说,他们那一代人,从五十年代起就养成了天天听新闻广播、看主流报纸的习惯。此外,好的文学、文艺作品也要多读。有个学者说,一个知识分子要靠文学艺术来培养想象力,要靠哲学来培养洞察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要靠史学来培养认识世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先生认为,这是很有见地的。

先生总结说,不仅要多读书,而且要善于读好书、读名家的好书,这些好书就像一位高明的老师在给你讲理论、讲方法。书读多了,知识面就广了,理论功底就扎实了,水平就提高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读书须注意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首先,所学的专业一定要学好,但光读专业的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广读、多读其他方面的书,这叫触类旁通。就像造宝塔或大厦一样,读书如同打地基,地基越大越深,宝塔或大厦就能造得越稳、越高。各种书读多了,专业学得就会越好。当然,也不能读得漫无边际,一定要得当。

先生讲,读书还有个方法问题,应该读的书需要多读、熟读,有些书只需浏览就可以,但读书首先一定要和思考的问题结合起来。《论语·为政》篇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所以《中庸》说,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既要多读书、多学习知识,又要不断地思考、追问为什么,钻研理论,明辨真伪是非、前因后果、逻辑关系。其次,读书一定要和写结合起来。先生讲,他从高中就养成在听课时记笔记的习惯,身边常带一个笔记本,一上课、开会就记笔记,后来下去搞调查研究也记笔记。还有,就是晚上记日记,把一天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笔记是记人家的话,日记是记自己的心得、思考,时间长了,就像每天都在写一篇文章一样,由于熟能生巧,日后再写文章,就不困难了。先生又讲,他在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学习、研究、读书的50多年里,一直在文教单位工作,没有什么财富,最大的财富就是三样:一是书和杂志;二是笔记本;三是日记本。后来据考证,先生一生中写有笔记、日记近千本,平均每天少则写几百字,多则写几千上万字,平均下来每天约写2000字,共写下约2000万字的资料。

作为中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给我们留下了精彩的治学思想,哲理深刻、方法朴实。

◆链 接

陆学艺,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62—1965年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6年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9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是全国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3年5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陆学艺教授的研究专长是社会学理论、社会结构研究和农村发展理论。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研究,发表《改革中的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和《三农论》等专著多部,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多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