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催生现代化:产能合作的鲜活注脚
有人曾经提出一个形象的比喻:人口多、农业重、底子薄的河南省,就相当于一个“微缩的中国”。但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曾经的农业大省河南,正在加速变成工业强省。
2014年,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787.5亿元,实现利润4771.4亿元,均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可以说,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对于农牧业发达、工业相对薄弱的上合组织国家而言,发生在河南的这场工业化转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借鉴,更是李克强总理倡导“国际产能合作”的鲜活注解。去年12月,李克强总理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的“国际产能合作”,旨在向哈萨克斯坦提供优质优价的中国产能和装备,帮助当地加速工业化、现代化步伐。
“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建设完备的工业化体系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至关重要。”李克强对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说。
在国际产能合作倡议提出一周年之际,郑州这座高速前进的现代化城市本身就包含着巨大的说服力:一个农耕文明根深蒂固的内陆城市,可以在工业步伐中焕然一新,获得持续不断的新动力。
这可算是李克强总理邀请各国领导人齐聚郑州的第四重深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