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8日,习总书记视察贵州时提出: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近平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亲切关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需要发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保“攻坚拔寨”成功。
时间上要精准推进。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感,扶贫攻坚,刻不容缓,不能懈怠。各单位要拿出推进月历,脱贫攻坚的时间是拖不起的。古人言:“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精准扶贫时间已经确定,我们要纳入议事日程,确保在规定时间完成脱贫任务。
产业要精准帮扶。要授之以渔,因地制宜,扶贫更要扶智,我们不能鼠目寸光,要运筹帷幄,解决脱贫后又返贫的“瓶颈”。要从思想上和根本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有一技之长作为脱贫的“加速器”。
责任要精准到人。扶贫攻坚工作中,从签责任状,到具体的工作明确,都要责任到人,立下军令状。谁负责,谁落实,怎么推进。三思而后行,精准到人,要把能干好,干得好的人用好,让他们在精准扶贫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扶贫攻坚不走马观花。精准扶贫要深入农户,嘘寒问暖,与贫困户交心谈心,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不能只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求实际,不求效果,只是走走过场。任何工作都是效果才是检验成绩的唯一标准。
扶贫攻坚不急攻近利。在扶贫工作中,既要迈开步子,想出点子,也不能只顾眼前,要放眼未来。既保持生态环境不破坏,又能让农民安居乐业,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我们不能玩“猴子搬包谷”,也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扶贫攻坚不水中捞月。扶贫的要义是全面脱贫,不能只考虑关键中的少数,要考虑少数中的关键。要找出贫困的病根,对症下药。“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要让脱贫工作成为“花瓶”,要让它结果,成为一粒“火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