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促进家庭文明和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好家风应该是家庭“四季风”,应该在家庭中的每一天都存在。
一方面,家长要以启发、鼓励、赞赏等方式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风尚、习惯和品质、品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廉以律己,不能有始无终,不能随意变更,更不能武断专横、强词夺理和高高在上。节俭、勤学、勤劳、拼搏、诚信、清白、孝顺、友善、刻苦、自立、礼让、仁爱、互助、文明、谦逊、正义、宽容、责任等等都是好家风。实事求是、吃亏是福、乐学苦干、自立自强、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以及“百善孝为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曾子“杀猪教子”以及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也是良好家风的具体表现。就像电视剧《家有儿女》那样,文明、和谐、幸福的家庭应该是民主的、温馨的、幽默的、欢乐的和上进的。
另一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理解、宽容、尊重、信任、团结、帮助、鼓励也都是家庭和谐、家庭文明和家庭幸福的调节剂和助推器。《朱子治家格言》《颜氏家训》等都是至今仍然值得借鉴的好家风。家风也是一种秩序、一种骨气、一种精神、一种道德、一种传承和一种力量,一些官二代、星二代、富二代以及“啃老族”、“低头族”、“染发族”、“追星族”、“网恋族”的吃喝玩乐、得过且过、走上邪路和失败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风家教的疏忽和失败。
第三,家风和家庭美德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而变化、更新、充实。“父母在不远游”变成了“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爱人和孩子常回家看看”,帮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捶捶后背揉揉肩”,但是以节俭、勤学、诚信、孝顺、责任、谦让、团结等为主基调的家庭传统美德是哪一天都不能少不能变的,尤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家风”作为深化和补充。新时代的家风传承和发扬必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的再现和坚守,是法治社会正确处理、科学平衡和有效解决各种家庭关系的文明秩序和守则原则。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家规、家训、家道和家教是家庭建设的灵魂,我们承担着自我小家庭和社会大家庭的双重责任。如果能把每个家庭成员都培养成能自立、有教养、负责任、讲道理、爱劳动、不慕虚荣、起居有节的人,就一定不会出现文明无着落、力量不凝聚、风气不好转、家庭无秩序的现象,就一定会减少家庭悲剧、遗憾、欺骗和矛盾,就一定能实现和推动家庭文明幸福、社会和谐吉祥和国家安定团结。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