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依法治国与“抓关键少数”(3)

全面依法治国与“抓关键少数”(3)

在“抓”上下功夫,在“严”上动真格

“抓关键少数”不仅要在“抓”字上下功夫,更要在“严”字上动真格。领导干部无疑要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自律。但是,单凭领导干部的自觉性和自律还不够,必须要有他律。他律就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形成一种环境的压力从外部督促领导干部必须尊法守法学法用法,把外在刚性的约束和他律变成领导干部内在的自觉和自律,这就需要去“抓”。抓,必须是真抓,常抓,抓常,抓实和抓好。不去抓,一切好的想法、政策和措施都会落空;时抓时不抓和抓不实抓不好也不行,效果等于没有抓。抓,必须从严。如果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和失之于软,效果会更加不好,就好比过去常讲的《狼来了》的儿童故事,喊了三遍“狼来了”狼却没来,人们就会产生不重视不相信的心理,有些人不仅会不重视不相信甚至还会产生轻视或者蔑视的思想,从心底里不把法纪当回事,肆意挑战法纪和践踏法纪,从而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后果,对党的事业、党的形象和党群关系等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所以,“抓关键少数”,“抓”是前提,“严”是根本,是“抓”和“严”的统一。

但是,“抓”和“严”不是一种主观随意,而是一种制度安排和生态环境,实质上就是依规依纪治党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执政党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和新的伟大工程,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任务、针对突出问题、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要求和高标准,系统创新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理论、观念、思路和方法,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用八项规定、反对四风、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等系列组合拳,深入开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以铁的纪律和硬的手段正风肃纪,下真功动真格地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惩治和教育相结合,下大力气挤脓包、去腐肉、截残肢、消病灶、治病体,活血化瘀、通筋舒络,把权力送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正在形成一个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和心存敬畏、勇于担当、踏实有为的政治新生态,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决心与勇气。特别是新近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党章这一党内根本大法为基本遵循,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总结执政党建设规律探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把党章规定具体化,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紧扣党的理想信念宗旨、高尚道德追求、廉洁自律主题和党纪戒尺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既为党员和领导干部确立了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又为党的组织、党员和领导干部划出了不可触碰不可穿越的基准线,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维护党章党规的权威性、严肃性,确保国家宪法法律的贯彻执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任重道远。但是,只要抓住、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确保其率先垂范,带头尊法敬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普通党员对党纪国法心中有敬畏、手中有戒尺,让人民群众崇尚法治,相信法治权威,相信公平正义,在建成全面小康的决胜阶段,任务再难再重也一定能实现。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