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徐奇渊: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中国经济(6)

需求端,按照传统的四个部门看,就是消费、投资、政府部门的支出、净出口,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和贸易的出口。政府的支出占GDP整体的比例较小,消费开支一般来说都比较稳定,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观察经济波动,主要还是看投资和净出口。投资下滑的数据比较多,比如说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包括制造业投资,都出现了一些疲弱的走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投资端都在下滑。从供给端来看,很多服务业部门的投资增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也是有亮点的。一个重要的部门就是净出口,我们看的是整体上的出口情况。2015年的贸易增速非常不乐观,从年初到现在,很多个月份,出口增速出现了负增长。但是中国的出口增速是不是就很弱呢?恰恰相反。我们观察一下其他国家的贸易增速是什么样的。

首先,同样以美元计价的全球贸易增速在2015年的增速是-10%。为什么全球贸易增速下滑这么快呢?主要是因为欧元和日元的大幅贬值,这是一个计价的因素。第二个因素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名义上的全球出口下降,但实际的数量不一定下降。第三个因素是需求的萎缩,确实使一些商品贸易在数量上出现了下跌。那么,全球贸易市场的出口增长速度是-10%,假定中国贸易出口增速是0,比去年跌了8个点,没有增长,但是和全球市场相比,这个份额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我们在观察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到底是强还是弱的时候,要跟全球贸易市场进行对比。

所以,从需求部门的角度来看,消费是稳定的,投资是经济下滑的主要因素,投资下滑进而带动国内的进口贸易下降,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全球当中竞争力仍然是相当强劲的,从市场份额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四大需求部门的比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2015年到现在,在四大需求里,消费需求对全部GDP增量的贡献达到了60%。过去15年以来,中国GDP增速里消费需求的贡献,2015年是最高的一年,在过去,通常贡献比较大的是出口和投资。我们讲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在旧常态下,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前,一个是投资,一个是出口。从现在来看,我们的经济结构需求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消费需求,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提升。这正是我们之前结构调整想要达到的一个目标,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由过去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外需,转变到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依靠国内消费来推动经济增长。

供给端。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有什么样的积极变化呢?首先看第二产业,从质的角度来看是有变化的,有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在2014年、2015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萎缩状态。一些显示经济箫条的负面指标,很多都集中于产能过剩行业。比如说用电量,为什么用电量增速明显下滑但GDP增速依旧保持相对稳定呢?我们看2015年的用电量,增速明显下滑,接近0%。用电量下滑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还有相关的一些行业中。这些行业都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用电量增速在-8%,或者-10%左右。而且,这些行业都是用电大户,是高耗能行业,这些行业的用电量下降,就导致全国工业用电量的增速明显下滑。与此同时,我们看一下服务业的用电量。服务业用电量到今年二季度,用电量增速是8%,而去年同期增速是7%,也就是说服务业的用电量和去年相比不仅没有下降,而且还出现了上升。这也说明了第二产业,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出现了萎缩,而服务业出现了明显的扩张。我们知道,服务业并不是高耗能行业,它的用电量权重在整体用电篮子当中是比较低的,但另一方面,服务业的GDP产值是相当高的,2015年服务业在全国的GDP总量中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所以,分析中国经济形势,不能单看制造业部门,尤其是不能单看产能过剩部门,而是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服务业上,服务业方面的亮点是非常多的,也是我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领域。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是不是已经陷入通货紧缩。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争议的。如果陷入通缩,就意味着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应该有非常积极的一个姿态。这里我就跟大家交流和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不太成熟、比较初步的看法。

关于是否陷入通货紧缩,大家通常会关注一些通货膨胀的指标,最重要的一个就是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近几年中国CPI的通货膨胀率不是很高,在1%到2%之间,这并不能说是陷入了通货紧缩。另外一方面,很多人认为已经发生通货紧缩了,因为PPI,也就是生产者价格指数出现了负的增长,这个负增长幅度非常大,-5%、-6%这样的水平。如果从生产部门来看,物价水平是负增长有通缩的情况,那么从全国来看,中国经济是否陷入通缩呢?我想我们首先要确定它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主要有这样几个判断。第一个判断,即使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也并不是全部行业的价格指数下降,而是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比如说石油、钢铁冶炼、化工这样的行业。剔除这几个重要的行业,整体PPI是相对比较稳定的。

第二个判断,CPIPPI的缺口不断在放大。在过去的30多个月里面,PPI指数一直是负增长,而CPI一直是正增长,两者的缺口不断放大,有6%到8%的水平。这两者缺口的放大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两个部门——可能是两种生产品的部门——价格指数出现了分歧。这两个部门大致对应的是什么呢?我们知道,生产者价格指数很大程度上对应的是可贸易品,是制造业的商品。CPI出现微弱上升,说明它里面含有其他的商品,很重要的就是服务业,而服务业的成本是和人工相关的,中国这几年由于劳动力人口的下降和工资的不断上升,尤其是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在上升。所以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两个行业的产品价格指数不断出现分歧,一个下降,一个上升。从这个角度来看,CPI和PPI的分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服务业和制造业这两个部门,也就是前面讲到的二产和三产这两个部门的价格指数出现了分歧。

总体上,我的判断就是CPI和PPI的分歧体现的是结构性的因素。因此,我们讲通货紧缩是一个全局的问题,是整体商品篮子的问题。从CPI和PPI的分歧来看,现在物价水平的下跌主要集中在生产者价格部门,尤其又集中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和大宗商品相关的行业。所以目前讲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了通缩,要比较谨慎地做出判断。

我们前面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那么官方的政策储备、政策空间是不是充足呢?

首先,财政政策的空间够不够大。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从纵向来看,我们的财政政策空间是有的。2015年,审计署对全国的财政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进行了一个审计,大体的结果是我们的国家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在40%左右。这个比例和欧洲、美国、日本相比是非常低的,比如说美国是100%,欧洲是100%多一些,而日本有250%左右。所以中国政府的债务负担相对是比较低的。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有非常大的空间去实施一些刺激计划。实际上也需要我们适当增加国债的发行,这对增强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债券市场的流动性有一定的作用。总之,财政政策的空间比较大。

第二,货币政策的空间有没有。首先我们看我们的货币政策利率,我们的利率比其他主要经济体都要高得多,所以降息的空间比较大。第二我们还有存款准备金率在全世界几乎是最高的,接近20%的存款准备金率,那么降准的空间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总体来看货币政策降息降准,我们政策储备空间都有,这是第二个。

责任编辑:王莹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