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减少各地待遇差异

专家解读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减少各地待遇差异

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卫计委专家13日对意见解读时指出,这一政策对整合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改革和完善中国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和2007年,中国针对农村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建立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目前,中国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形成,覆盖人口超过13亿,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救助4项基本医保制度。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的差异正逐步缩小,按城、乡户籍分割设置的新农合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卫计委新农合医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指出,群众就医时不同的医保身份及其背后各有差别的报销政策常常令参保个人和医院挠头,不能“保”随人走的制度间壁垒设置也与城乡居民流动性增强的大趋势不相匹配。

多年来,中国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覆盖人群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割特征,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享有的保障待遇也存在不同。

汪早立认为,意见的亮点之一是统一覆盖范围,打破了参保资格方面的城、乡区分,使城乡居民在参保方面不受户籍性质限制,具有了同等的参保资格。同时,意见还允许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医保,向那些就业状态不稳定、与用工单位没有建立固定劳动关系、经常变换工作单位或经常迁移的务工农民、个体经营者等敞开了大门,避免此类人群游离于保障之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