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笼票”让你回家的路不再漫长(3)

“回笼票”让你回家的路不再漫长(3)

运火车票退票潮,“回笼票”难解 “回家难”之“渴”

“一票难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铁路的一块“招牌”,这块“招牌”同时也困扰着千千万万个中国铁路旅客。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火车票的预定也开始火爆起来,能买到火车票是一件多么幸运和幸福的事,但是,没有买到票的旅客,则大多数面临着等待甚至放弃回家、出行的念头。但是今年与往年不同,没买到票的旅客,又有了一次机会,那就是“检漏”,能买到“回笼票”也算是给那些对回家望眼欲穿的人们一点福利罢了。但是“买票难、回家难”仍然是广大旅客心中“永远的痛”。

那么,“铁路春运”为何频频“失态”而至屡遭“吐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先说客观方面,我国人口众多,“春运期间”运输需求量更是巨大,运输压力确实不小,很难安排协调尽善尽美。另外,“黄牛党”、“囤票族”的存在给正常的票售造成了很大阻碍,这一点不能责怪铁路系统,只能说少数国民的素质和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再谈主观方面,铁路售票系统一直是“12306”一家“独掌大权”,面对如此庞大的访问量,岂有不崩溃的“道理”?再者,不尽合理的售票政策也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让原本就难买的票变得更加复杂难买。

近两年虽然在严厉打击黄牛,开通了电话购票,网络实名制购票,给部分人群带来了方便,但是购票难的“难”还是突出反映在了农民工不会操作与热门地区余票的秒杀上,刚下单时看着还有票,一刷新又没了,或者是在等待验证的过程中一直出错,电话订票和网络购票系统,最大的好处的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车站买票的排队人流,这一贡献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经常会将大量的票截留成为“无主票”,直到发车前2-3天,才能让幸运者在车站再次订走,这就是所谓的“检漏”。“回笼票”是信息不对称的产物,也反映出了票务管理的混乱和浪费,这点正是订票系统需要改进的地方。

对于客观原因,我们能够理解,但在主观方面,“铁大哥”是不是可以作出改善呢?比如更加开放的售票体系,通过合理的、严格的授权,增加旅客购票途径。此外,售票政策的出台也应该充分调研,以做到尽量符合旅客的实际需求。人多不是借口,更不是理由,希望有一天,我们出行能够不再那么困难的寄希望于去“检漏”一张火车票,而是随时都能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起码让我们的农民工朋友,在年关将近之际,能够不再因为“一票难求”而无奈放弃回到一年甚至几年未见的家乡。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