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谣”辨不清 传播需谨慎(2)

“微谣”辨不清 传播需谨慎(2)

“微谣”的杀伤力何以令人惊悚?

在造谣与辟谣“互动”频繁的今天,按理说,一则拙劣的盗号谣言,不至于和者云集。但事实上,它在一两个小时内引发的蝴蝶效应,除了让数百万用户“挤兑”微信支付,顺带着也让无辜而安全的支付宝“躺枪”。很难想象,如果相关方面没有及时“紧急辟谣”,此事发酵下去,会给互联网金融造成怎样的震荡。

风险社会,谣言流布出的恐慌情绪,确实是无法规避的公共议题。此前,我们说“谣言止于智”;后来,我们又说“谣言止于公开”——这些价值判断都不错,也是止歇谣言的杀手锏,但实现证明,仅仅在谣言后“止谣”,恐怕还远远不够。

比如面对此次谣言,从“智”来说,当事链接是腾讯官方的“qq.com”,而支付宝早在2014年初就被微信屏蔽了,在微信内根本无法使用支付宝,更谈何用微信链接导致支付宝被盗?从“公开”来看,10日晚间,微信和支付宝连夜发表声明辟谣,称该链接不是病毒或木马,不存在账号里的钱被盗的情况;广州、深圳、江苏等地网安部门也表示,该链接指向为腾讯公司,未发现病毒。但问题是,腾讯方的说法是,“百万级的用户开始提现、解绑自己的银行卡了,他们提现、解绑的同时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瞬间有大量的用户解绑提现,我们这个服务器几乎挂掉了。”盲目恐慌带来解绑与提现中的踩踏效应,结果,这种效应反过来又似乎“佐证”了谣言。智慧也好,公开也罢,似乎仅仅也只是让谣言的病毒式爆发“稍事休息”。

眼下,还不知道这则谣言风起于哪里,但“我和微信的故事”居然能扯上支付宝盗号,显然警示了手机“微谣”的惊悚级杀伤力。中国互联网协会此前发布的《2015中国互联网产业综述与2016发展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量再创新高,已超9.05亿。随着微博影响力的式微,微信已成为网络谣言的“主战场”。农夫山泉、康师傅、肯德基、王健林……有无底线炒作、有竞争对手“营销”,若真要筛选出“年度十大谣言”,微信怕是要占到半壁江山。

这当然不是说微信即原罪,也不能诛心于腾讯与宝宝们的“过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相对封闭的私人朋友圈,传谣的速度把辟谣的脚步远远甩在身后。比如面对盗号谣言,很多人选择了“随手转”,而面对此后的辟谣,大多人选择了“随眼看”——这恰恰是权威辟谣在微信通道“到达率”有限的根源。一言蔽之,社交媒体越封闭、越私人,辟谣和澄清就变得越艰难、越费力,而显然,眼下的微信尚不具备谣言的自净机制与功能。

“谣言是最古老的传媒。”这是难以禁绝的流弊。不过,新年伊始的盗号之谣,让我们再度领略了“微谣”的杀伤力,治理手机端谣言,恐怕已到了斗智斗勇的时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