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态势与应对之道 (2)

新兴态势与应对之道 (2)

——《2015年中国智库报告》述要

2.活跃智库的组织形态新趋势

活跃智库是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与研究的基础。所谓活跃智库,是指具有比较固定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能够比较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同决策层、媒体或学界保持良好互动关系,并具有一定国际或国内影响力的智库。

随着中国智库专业化分工的演进,活跃智库的形态与功能也不断推陈出新,集中反映在活跃智库的组织形态和体制机制上,尤其是在用人体制和激励机制设计方面,为进一步激发智库的“脑库”“网库”作用创造条件。目前,中国活跃智库发展呈现四个主要方向:综合型智库、专业型智库、平台型智库和媒体型智库。

综合型智库致力于实体化建设,聚焦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的深度分析,研究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国际关系等多方面,拥有颇具规模且跨学科的领军人才和专家团队,综合影响力较强,研究成果形式多样,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

专业型智库的营运规律和综合型智库类似,但聚焦某个或某些相关联的研究领域。由于专业型智库的人员和资金规模通常不及综合型智库,因此,各委办局的所属研究机构或社会智库通常会发展成为专业型智库,如中国环境规划院(环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文明城市)等。

平台型智库强调思想供求双方的联通与对接,而不拘泥于智库本身的组织形态。通过平台机制吸引外部专家,通过跟踪、访谈、采编和摘录专家观点,形成平台型智库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智库研究中垂直化分工体系的出现,平台型智库迅速发展起来,如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

媒体型智库善于捕捉舆情信息并运用媒体手段加以宣传推广,能够凭借其灵敏的问题发现能力和政策评论能力,在短时期内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典型代表如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第一财经研究院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