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热词是什么?创新绝对可占一席之地。
据记者统计,目前公开发布的15个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多者如广东,共出现了86次创新,少者如海南,也有28次之多。
具体来看,这些创新不仅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创新创业,也有“出镜”较少的创新公共服务、创新社会治理和金融创新。以往常见于科技领域的创新概念,被复制到了宏观微观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在的创新,已经深入政府的执政理念。
科技创新重点在两个指标
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具有引领作用。河北提出,2016年,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00家。
云南称,推进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进一批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施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等科技重大专项。
新疆提出,加速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和基地建设,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大型射电望远镜等领域承担和参与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培育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优势创新团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省市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科技创新领域的两个重要指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和科技进步贡献率。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指统计年度内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其占GDP的比重,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投入水平最为重要的指标。
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预计为2.1%,没有实现“十二五”期间达到2.2%的目标。“这表明我国整体科技投入和经济发展规模不匹配。‘十三五’要实现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至2020年)确定的2.5%的目标任重道远。”
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宁夏提出,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到GDP的1%以上;河北省提出,2016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3%。更多的省市将该指标纳入当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云南的目标是达到1.5%以上,广西为2%,山东为2.6%,江苏、浙江、广东的目标为2.8%,上海的目标为保持在3.5%以上。福建则表示,“十三五”时期省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甘肃、宁夏提出,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广东提出,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江苏提出,“十三五”时期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