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
一般人想象中的中国乡村应该是山清水秀风光好,是能够产生乡愁的地方,但当你真正到中国的农村去看一看,会发现我国大部分乡村,有时甚至是另外一种景象:杂乱无章,破破烂烂,毫无美感,缺少生机,有些地方甚至污水横流。为什么理想中的乡村和现实有这样大的差距?导致我国乡村不美丽,既有宏观政策层面的国家投入少、农民贷款难等障碍,也有村庄层面农民缺乏组织合作与人才缺乏等微观障碍。今年一号文件在这一方面提出不少真金白银的政策,比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模式。
国家近年来对农业投入迅速增加,但对乡村建设的投入,甚至不到总量的1%,真正用在美丽乡村上的投入太少。韩国当年的“新村运动”就是对村庄建设直接投入巨额资金,最终使韩国农村大变样。德国在“二战”后,他们的农村也像我国目前有些农村一样破破烂烂,乡村居民大都往城市跑,可德国政府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和建设,其农村如今已经大变,用如诗如画来形容也不为过。村庄的改造不能仅靠农民自己投,国家也要投入相当一部分钱,这样大的投入才能真正改变村庄,让村庄变得很美丽。
以产业融合来提升我国农民的增收
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程度很低且利益连接机制不健全。由于普通小农户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无法单独与市场达成公平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在同进货商谈判时无法争取到市场均衡价格,常常被压低价格,在初次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减少,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还得承担自然风险。今年一号文件提出以产业融合来提升农民收入,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文件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拟通过各种融合来带动我国农民的增收,对此,我充满了乐观的期待。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