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刘东民:亚投行的发起、运营和挑战

刘东民_副本

刘东民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0201/862637.shtml

视频专辑:http://www.71.cn/2016/0201/862650.shtml

精彩观点:城市化可能会成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亮点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两年对亚投行的一点研究体会。回顾2015年,对于中国和世界而言,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两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一件是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另一件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文中简称“亚投行”)的成立。事实上,亚投行的成立是中国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推动区域金融合作的一个里程碑。2015年12月25日,足够的成员国批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亚投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亚投行开业仪式在北京举行,可以说,亚投行已经走在路上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亚投行的发起、运营和所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先看一看亚投行发起的背景。为什么中国要发起成立亚投行?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的价值在哪里?按照我的理解,亚投行的成立有四个重要背景。

1.亚洲基础设施资金严重不足,经济增长乏力

实际上,基础设施投资不足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这个问题更严重了。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没钱了,而发展中国家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拖累。按照经合组织的测算,从2015年到2030年,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都要占到当年全球GDP的3.5%。这是一个什么概念?2014年的时候,全球GDP大概是73万亿美元,按照3.5%来测算的话,全球每年要投资在基础设施上的资金大概是2.56万亿美元。

而在亚洲,这个问题会更严重。因为亚洲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同时又是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因此,这个地区未来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按照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从2010年到2020年这10年间,整个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概是8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大概在7400亿美元左右,而实际上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每年在亚洲地区投资的总额大概是300亿美元,可以看到资金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靠各国政府,多边金融机构是一个补充,但由于亚洲的资金需求太大,只有世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2015年的时候,亚开行做了一个测算,估计在整个亚洲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有14亿人没有用上电,12亿人没有通畅的交通,将近10亿人不能获得洁净的水和基本的卫生设施。整个亚洲地区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不仅仅是一个提高生活品质的问题,在很多地方是一个保障基本生存质量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对亚洲整个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补充。也就是说,整个亚洲地区对于中国发起这样一个多边金融机构存在非常真实的需求。这也是亚投行的最大价值所在。

2.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阻力重重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阻力重重是中国发起成立亚投行重要的国际背景。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基本上在国际社会有一个共识:当前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有内生性缺陷的。即使是美国,也认识到这一点。世界各国都希望能够逐步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但是走到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改革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我举一个例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份额改革。早在2010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的份额改革已经通过了决议,但是一直做不起来,主要是因为美国国会的阻挠,直到2015年年底美国国会才批准了国际货币基金的份额改革,但已经过去5年的时间了。改革进程极其缓慢。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是一个非中性的改革,肯定有某些国家受益比较多,而某些国家可能没有受益甚至可能受损。在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里,美国是居于中心国的地位,具有很强的金融话语权,它肯定不愿意改革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因此,IMF的份额改革被美国国会推迟了5年多的时间。而作为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外围国家,就像中国,像亚洲绝大部分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改革进程的受阻是非常不满的。因此,我们看到,由印度倡导发起的金砖银行、由中国倡议发起的亚投行都反映了像中、印这样的发展中的大国希望以更有效的、更积极的姿态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责任编辑:张凌洁校对:王莹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