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人本”回归 (5)

新型城镇化: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人本”回归 (5)

二、城乡关系的分异与竞合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经历了从分化到对立竞合的阶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比较趋向于一种阶级对立的解释,到了20世纪中后期,相关研究转向至社会分层的对立,这一阶段更加强调市民权的对立——工商业的资本暴力一直是以扩张姿态侵入和占有农业生产资料为主要目的的,这导致了围绕产权与权利的市民权之争。相应地,在已经进入后资本主义时代的欧洲,人们开始撇开城市讨论乡村应该如何提升内生能力以应对城市挑战的问题,有观点认为:自立发展的模式比工业募集式更有利于社区组织的发展。社区组织的活跃,可以作为一种地方资源,而这种资源更容易在自立发展的模式下被利用(13)。即便如此,人们认为随着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过程中“人”的互动日益频繁,实际上城市和乡村更加接近于一种合作形态而不是对立。

(一)城市的扩张

城市的扩张,在西方语境中主要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逐步展开,由于在西方过多地强调消费主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资源配置作用,使得西方国家的“城市蔓延”成为20世纪中叶的一个讨论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城市蔓延理论”。Gottman认为城市蔓延的含义是“大都市边缘持续不断的扩张”,并且“大城市边缘总有一个带状的土地处于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化过程中”。与这种地理分层的讨论不同,也出现了因由蔓延产生的社会分化,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芝加哥学派的帕克、伯吉斯、霍伊特和哈里斯等人的研究,他们认为城市土地利用价值变化与植物对空间的竞争相似,土地的利用价值反映人们对最愿意和有价值地点的竞争。这种竞争作用下导致经济上的分离,按土地价值支付能力分化出不同的阶层。这一过程被逐步与诸多城市问题的“负面要素”联系起来,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用地的丧失、社区个性的丧失、湿地的破坏、环境的恶化、交通的拥挤、种族及社会贫困的隔离、中心区的衰退等等——其中,对于城市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焦点。到20世纪50年代,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城市扩张最明显的特征。各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与就业均呈现出负的增长,市中心城区工业普遍出现衰退,工厂迁到了城市的外围地区。伴随着这种城市郊区化、产业分散化以及乡村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在日趋强烈。城乡的各种景观与功能相互融合、渗透与彼此交错,反映在地域结构上,在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出现了一个城乡要素逐渐过渡,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各种边缘效应明显,功能互补强烈,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有异于典型农村的中间地带。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关研究关注的领域从经济地理学走向了社会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从对城市自然扩张的理性再现走向了对这种扩张带来的社会不平等的反思——其中一个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日常生活改变的“不适”及对“消费霸权主义”的否定——由于城市人在这种扩张中的反思性行动,使得城市与乡村从对立开始走向融合。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