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十三五”唐山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面临的瓶颈
1.“沿海”与“环京津”两大优势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唐山被确定为“京津冀城市群东北部的中心城市”,又拥有沿海有港的得天独厚优势。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沿海先进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沿海”与“环京津”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开放意识仍然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层次依然较低,大项目支撑也严重不足,唐山港吞吐量虽然超过5亿吨,位居全国前列,但集装箱刚刚突破100万标箱,尚未进入全国前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缺乏全面对接思路,缺乏务实创新的具体对接举措,运用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思考城市发展前景、运用京津优势化解发展劣势的开拓创新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钢铁、水泥、焦化等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占整个工业的六成多。传统产业创造过辉煌,作出过重大贡献,但近两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支柱产业效益大幅度下滑,甚至难以为继。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偏重、资源消耗多、污染排放大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1.7吨标煤,高于全国158%、全省130%,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中,多次排名倒数前10,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
3.城市经济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是重要抓手。城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政府能够提供的基础设施覆盖率、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决定了城市能够为百姓创造多少就业机会、提供多大上升空间;也决定了一个城市在所属区域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目前,唐山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公共服务不优等短板表现仍然十分突出。在产业形态上,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小,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尚未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空间布局上,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园区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集群趋势尚不明显;在动力支撑上,科技创新比重较小,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凝聚合力抓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多年来,唐山全市上下始终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力求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些工作也实现了突破,但整体性、全局性成效并不明显。究其根本,主要是党员干部队伍思想相对落后,惯性思维严重,资源依赖病普遍存在,说到底是创新意识不强,在工作中“四个干”(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成)的抓落实机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严谨的督导办法。有的在工作中虽指出了“干什么”,却不能找出影响工作落实的困难和问题,不知道“怎么干”;有的明确了“谁来干”,又没有界定“什么时间干成”,结果是没有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转型升级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转变思维,强化创新,抓住机遇,战胜困难,应对挑战,仍然是摆在唐山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