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教育关键词 你最关心什么?(2)

地方两会教育关键词 你最关心什么?(2)

摘要:随着城乡发展的失衡,乡村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加上工作环境艰苦,流失现象严重,在一些偏远落后乡村,教师短缺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这不仅让乡村孩子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还严重影响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关键词:免除学杂费

名词解释:学杂费包括选课费、教材费、课本资料费、住宿费、水电费、服装费等各项代收费,以及证件工本费、重修费、补考费、学籍异动费、毕业电子注册费等。

河北、山西、吉林等18个省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不少网友反馈,这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网友“小提包”表示,提升人口素质,应从教育入手,更应从给百姓提供免费的教育入手。

江苏、河北、湖北、陕西、贵州分别将“免除经济困难学生普通高中学杂费”纳入今年工作计划中。

江苏提出,从秋季学期起,实现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全覆盖,率先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河北、湖北、陕西也提出,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陕西还将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省内高职院校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贵州也提出今年要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包括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对16.6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补助)学杂费。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

名词解释: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根据方案,国家将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启动实施的“双一流”战略,无疑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因此,14省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其中,天津、河南、内蒙古等12省市将建设“双一流大学”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

河南《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郑州大学等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发展重点。天津也提出,要支持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推进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陕西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推荐5所高校和5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此外,湖北在《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支持1至2所高校和若干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部分高校和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关键词:乡村教师

随着城乡发展的失衡,乡村教师待遇得不到保障,加上工作环境艰苦,流失现象严重,在一些偏远落后乡村,教师短缺导致学校无法正常开课,这不仅让乡村孩子失去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还严重影响国家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等25个省市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辽宁、江苏、广西、重庆等11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省级免费培训农村教师6万人。重庆更将“提高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待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李琨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