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研究要重视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4)

国史研究要重视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4)

摘要:毛泽东同志说过:“真理是在同谬误作斗争中间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①同样,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斗争,也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史研究。这种斗争可以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正面回击,也可以是与它的短兵相接、直接交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需要有同这股思潮做斗争的自觉性。

三、要增强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韧性

我们一些同志对于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目前存在两种情绪:一种是看到这股思潮的蔓延,感到有些积重难返了,因而产生消极情绪;另一种态度虽然积极,但总想通过一两次斗争就把这股思潮打退,因而产生急躁情绪。这两种情绪说到底,都是缘于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背景以及与之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缺少足够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然是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的旨在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思潮,背后就不可能没有国际资本的支持。帝国主义政治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提出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武装侵略的另一种战略,即和平演变。他们说:“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播下思想的种子……有朝一日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在宣传上花1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要同社会主义国家“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向社会主义国家散布历史虚无主义,就是他们用来打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的一件重要“武器”。而且,这件“武器”在苏联解体、苏共下台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西方敌对势力集中力量,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些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上升,但在经济、科技、军事上的西强我弱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的出现和蔓延,正是这种形势的客观反映。所以,同这股思潮的斗争不可能是短时间的事,必须具有斗争的韧性。

韧性来自哪里呢?首先来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其次来自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同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要“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我们对于由国际资本做后盾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同样要有与之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有准备当然不是说只有等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到来的时候,等到经济、科技、军事上我强西弱的时候才开始斗争。天底下任何胜利,不付出努力,不艰苦奋斗,靠等都是等不来的。我们要看到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更要看到斗争的必要性、必胜性;要看到斗争中会有曲折,更要看到通过斗争是一定可以取得战斗或战役胜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我们不能因为斗争的长期性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刀枪入库”“解甲归田”;也不要寄希望于一两个回合就“得胜回朝”,更不要奢望“毕其功于一役”。在同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中,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定力和韧性。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一定会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15年第6期)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②《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④《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