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绿色建设充满生机

“一带一路”绿色建设充满生机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根据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举措,也是与沿线国家实现发展对接、优势互补的重要战略构想。2015年3月,由中国政府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表示,在投资贸易中,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存在一定的经济环境冲突。

一是经济增长转型的紧迫性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的冲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上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亟须寻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但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敏感脆弱,陆上通道经过的欧亚大陆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问题严重,气候干燥、降雨量极为稀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凸显,而海上通道多途经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和海洋生态问题等困扰。

二是环境科技的创新性与地区环境制度的滞后性的冲突。“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技术改善措施,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本国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进程。但这些沿线国家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尚没有达成双边或者多边的环境共识与环境合作机制,缺少区域性的环境组织和联盟,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也没有达成系列协议。这就造成“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缺乏区域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支持。

三是经济贸易的连通性与环境规制的约束性的冲突。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实现互联互通,开展多层次和多领域的经济贸易合作,这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和投资结构的转变与升级。由于我国的对外投资应遵循当地国家的环境标准与规范,对投资企业的环境管理和环境技术必须符合环境规制要求,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还应考虑环境规制的约束与遵守。

“一带一路”作为贯穿亚欧非、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也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串联在一起,打造“一带一路”生态共同体是顺应全球生态演化的趋势和潮流。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环保探索正在为世界环保运动注入新的力量。以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凸显我国参与全球环境合作的责任感,还能维护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形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先引,指导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一带一路”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全过程之中。在对外投资建设活动中,坚持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友好的技术准则。积极推进环境影响评价,建立对外投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范和框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一方面识别投资活动的环境风险,保障投资主体的利益;另一方面预测评估投资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防范和减缓环境风险的措施和建议,保障沿线国家的环境安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