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得笔杆”事关领导力

“拿得笔杆”事关领导力

新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社会,让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成为“意见领袖”,纷繁笔墨间的写手拥有“粉丝军团”。身处传播格局多元的信息空间,置身观点激烈碰撞的舆论环境,领导干部能否执笔立言、码字成兵,已然成为考量领导力的“默认值”。

早在建国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回顾我党发展壮大的历程,不论是面临“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艰难困苦时期,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战略转折阶段,直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共和国创立之初,总会有党的领导人著文立说,或是战斗的檄文,或为催征的号角,甚至于警示的告诫,都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斗志的显著作用。步入改革发展的新时代,领导干部坐拥“居高声自远”的优势,身兼“铁肩担道义”的责任,于情于理都应笔杆拿的更勤,文字更为精道才是。

“拿得笔杆”倒逼学与思。“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从某种意义上讲,为政之道得之学而成于思。常听一些领导干部抱怨缺个“好记性”,其实多与“烂笔头”拿得少有关。徐特立曾说过“不动笔、不看书”,学习时产生的灵感,实践中悟出的道理,付诸文字才能成为开启思维的钥匙,点燃智慧的火种。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5年间,写出集232篇短评在内的《之江新语》,在读书、明理与笃行方面做出了知行合一的表率。由是观之,面对“日异其能,岁增其智”的时代步伐,领导干部不保持“晚上读写想”的常态,又何来“白天走干讲”的状态?有了“焚膏油以继晷”的孜孜以学,再辅以“恒兀兀以穷年”的笔耕不辍,则必当学有日新,政有日进。

“拿得笔杆”考量胆与识。谋事贵有识见,成事胜在胆略。舆论场上的道理也是一样。有了高人一筹的见识,自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挥洒。具备过人一等的胆略,陡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豪气。反观眼下一些领导讲话,一提重视就是“加大力度”,一讲变化就是“天翻地覆”,一说成绩就是“前所未有”。而在媒体与网络面前,要么成了不问不答的“牙膏皮”,要么索性问也不答的“闷葫芦”。其实,文字是思想的“磨刀石”。语言是否有血有肉、有棱有角,源自见识的映衬,胆识的支撑。胸怀见识,自然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身具胆识,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而彻底杜绝那些照搬照抄的套话、似曾相识的老话、不着边际的空话,真正给人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感触和收获,从而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把握发展话语权。

“拿得笔杆”彰显名与实。北宋名臣苏轼曾在《策别安万民》中颇有见地的提出:“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当前少数领导在“拿笔杆”的问题上,一种是把写等同于做,凡事满足于“报纸上有名,电视上有影”。另一种则写与做相对立,抱定“工作认干不认说”。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发展中的问题、改革中的杂音,“说到家”常常就是“办到位”。比如,面对社会上“老不信”的怪圈,要不要笔扫千军以拨乱反正?耳濡舆论场上的“噪音污染”,该不该秉笔直书来激浊扬清?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危急关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啻黑暗中的闪电;当改革遭遇瓶颈的破局阶段,“发展才是硬道理”恰如平地里的春雷。正所谓“功不虚成,名不伪立”,各级领导既要循名求实,靠工作实绩赢取政声。又要因实彰名,凭如椽之笔广传政名,这难道不是两全其美,相得益彰的美事吗?

“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古人寄物咏怀的嗟叹,未尝不可作为领导干部谋事创业的镜鉴。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步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长征”之当下,拿得笔杆,等于是凭空多了一柄披荆斩棘的利器,写就雄文,无异于立起一面凝神聚力的大旗。只要有益百姓福祉,“爬格子”何苦之有?倘能有利事业发展,“拿笔杆”何乐不为?惟其如此,才能与改革同心、时代同步、民众同力,共同把发展图景向现实难处、人心深处倾力描绘,将改革愿景往治世正途、盛世坦途合力推进,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