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从慕尼黑看中国与国际秩序(2)

王栋:从慕尼黑看中国与国际秩序(2)

聚焦中国与国际秩序

在此次慕安会上,中国成了一个众所瞩目的焦点议题。13日下午,本届慕安会中举行“中国与国际秩序”专场,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外委会主任傅莹、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以及美国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考克等出席,围绕中国与国际秩序、朝核问题、中美关系等进行了精彩讨论。傅莹主任在主旨讲话阐述了中方对当前国际秩序的看法。她指出,中国希望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这并不是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而是与时俱进,改革完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就是中国提供的新型国际公共产品,也是中国针对现行国际秩序有缺失的地方提出的解决方案。应当“尝试搭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秩序框架,最大限度的容纳各种利益需求和理念”。陆克文在发言中批评西方把中国神秘化,其实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历史悠久,中国历史上对秩序的叙述是维持统一。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则认为“中国已经是事实上的全球领导者”,不过目前而言,中国在全球经贸和全球金融治理领域表现突出,如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亚投行等,但在安全领域中国的表现则还不尽如人意。中国需要澄清自己的战略意图。考克也表示认同这一观点。同时考克不讳言美国在亚投行问题上“犯了错”。

几点思考

首先,此次参加慕安会,可以突出体会到当今世界处在国际格局和秩序深刻变化的历史性时刻。在私下交流场合中,与会者莫不认为世界多极化的趋向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尽管美国相对实力有所下降,在乌克兰危机、叙利亚冲突等问题上也多少显露出力不从心的疲态,但其在全球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和影响仍然存在,国际社会对于“美国领导”仍有习惯性“依赖”。争取更加公正合理平衡的国际秩序,真正实现多极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次,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在不断上升,不少人都承认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全球性大国。但毋庸讳言,中国从观念到能力都尚未真正做好做一个全球型领导大国的准备。同时,国际社会对我们的在某些问题上的战略意图还存在一些疑虑。因此,我们需要在南海、朝核等热点问题以及国际秩序等重大问题上形成更有说服力的叙事逻辑,更加有效地与外界沟通我们的意图,避免外界误解误判,更好地维护我国家利益,服务于实现两个百年目标。

最后,应进一步发挥中国学者和智库在争取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不仅仅要讲中国故事,更需要发出中国声音、阐述中国立场和提出中国方案。智库要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地区与国别研究以及全球治理等问题领域的研究,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话语突破。同时,智库要提高国际合作度与参与度,在塑造和改革国际秩序中努力发挥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