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近年来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距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目标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面临着结构失衡、规模小、层次低的问题,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对外文化交流贸易能力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走出去”的目的地过于集中
从地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盟和东盟,三者进出口总额合计占我国文化产品贸易总额的6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区域较为集中。目的地过于集中的主要风险在于对个别发达国家的市场依存度过高,抗风险性能力较差,而且不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水平较低
在文化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同时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理念的文化企业是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国大型文化企业多数是由原来的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相当一批单位还处在转制过程中,既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和经验,又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机制和营销手段,“走出去”的水平还很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
(三)受到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制
由于文化产业本身蕴含浓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特性,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会受到西方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制约。目前各类国际性贸易、投资规则及制度中,绝大部分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会遭遇市场、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等各种各样的壁垒。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