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十三五: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2)

畅想十三五: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2)

就业

饭碗端得更加踏实

本报记者 白天亮

【图景】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00万人,越来越多人当上“小老板”、端起“新饭碗”,有活干、有钱挣,无数“草根”的创业梦想被激发,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的就业目标体现了对就业的重视,这也是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的要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介绍,未来五年,我国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在9亿人以上,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约1500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就业数量达到1000万人,再加上自然减员产生的岗位,方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保持就业稳定。

“虽然增速放缓,但实现新增就业5000万人目标有条件、有信心。”郑东亮说,信心来自于三方面。

其一,经济平稳发展将为就业提供支撑。“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是基数大了,增量不减,容纳的就业量也会保持在相当的水平。”郑东亮说。未来5年,随着经济总量的进一步扩大,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相应的增量会容纳可观的就业量。

其二,经济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扩大就业。据测算,产业增加值同比每增长1个百分点,二产可以增加就业61万人,而三产可以增加就业70万人。“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预计到‘十三五’末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占比将超过50%,带来更多就业机会。”郑东亮说。

其三,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为就业稳定保驾护航。

【感言】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宁波代表:没有稳定的就业,发展不可持续;没有高质量就业,百姓不会幸福。实现未来5年就业目标,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

(本报记者  庞革平整理)

责任编辑:李琨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