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省直部门中层干部队伍结构,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近日,四川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公务员局印发《省直部门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不具有本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经历或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中层领导干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轮岗交流。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之年,也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关键之年。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得党心民心。然而,还有一些可能滋生腐败的“暗角”不易被察觉。四川省委立足实际、科学谋虑,对省直部门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工作高度重视,将有效筑牢全面反腐的安全防线。
中层干部,是一个单位的业务骨干、中坚力量,既要在主管领导下开展工作,又要指导所属员工开展工作,可以说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实行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既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办法》明确指出,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审计、审批、资金管理、物资采购等工作,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的中层正职领导干部,应当轮岗交流;在同一职位任职满5年的中层副职领导干部,应当调整分工或轮岗交流。
中层干部轮岗交流,有利于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中层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部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形成一些“关系网”、“人情网”,工作中也难免出现讲人情、看面子的现象,甚至一些干部利用岗位权利徇私舞弊,吃拿卡要。虽然中层干部没有“一把手”“一手遮天”的能力,但是长期不进行交流,群体之间就可能编织起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容易权力寻租,形成腐败发生的“重灾区”。中层干部流动起来以后,有利于抵御腐败的滋生,能从制度上防止腐败的产生。因此,中层领导干部,尤其是在管人、管钱、管事等手握“实权”的关键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应该定期轮岗交流,促使干部自警、自律,不断打破以权谋私的“关系网”,不断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我们也应看到,推进中层干部轮岗交流,要解放思想,创新机制,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破解制约中层干部交流的瓶颈问题,修复廉政“漏洞”,才能全面筑牢反腐“防火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