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党政直属智库建设新进展新探索(2)

我国党政直属智库建设新进展新探索(2)

 2 我国党政直属智库建设中的改革探索

健全研究组织架构

在研究业务的组织架构建设方面,我国党政智库多根据自身重点研究领域,通过内设及下设基于不同层级法人结构的研究院或研究部、研究所作为基本业务单元,并持续在层级与机构职能上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实行院、所两级法人组织架构,基于6个研究学部建立了39个研究院作为独立法人从事各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同时又整合社会研究力量,拓展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等专业性智库,并于2015年5月26日启动组建了11个新型智库和2个合作智库。

优化岗位人才结构

在岗位设置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国党政智库在改革探索中主要将突破行政职务与岗位职级对一线研究人员的发展限制、全面推行能力和成果导向下的人员聘用制度与岗位管理制度作为改革着力点,努力营造稳定性、创新性与竞争性并举的智库人才发展环境。例如,国家行政学院在改革方案中探索在该院的教师与智库人员之间实行旋转流动机制,定期安排选定的教师到智库平台参与政策性研究项目或决策咨询类任务,与此同时安排智库人员到教学平台进行理论积累,提升学院人员整体研究分析水平。

实施内部治理创新

我国党政智库近年来努力探索符合智库运行规律和特点的组织形式,在完善机构内部治理方面积极推进改革举措。一方面,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智库管理工作部署,在已有学术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党组党委领导下的决策咨询委员会或理事会,统筹领导智库的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工作。例如,中国工程院组建的“工程院咨询工作委员会”作为自身智库建设的总体牵头机构,在主席团与院常务会议的领导下协调各学部、研究院、研究所的智库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将综合性智库建设与专业性智库建设相结合,在已有综合性主体基础上增设部分专业性智库研究机构。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

为使科研管理方式更加符合现代智库运行特点和规律,促进切实管用的优质研究成果产出,我国党政智库普遍将强化科研管理工作、优化科研选题机制作为重点任务,在完善课题管理办法和评价课题成果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一是研究业务由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申报、承接、下达和上报,并设立项目任务书、计划书、成果审核书和评审书等审核流程;二是实行重要课题专题上会研究制度;三是实行调研制度,用一手数据说话;四是实行专家评审制度;五是实行绩效考评制度。

创新成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规范性与竞争性相结合的智库成果考评评价办法,充分发挥智库机构的科研能动性与资政建言的思想创造力,我国党政智库普遍在成果考核评价思路与机制上不断拓展和创新。例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实行以目标绩效为导向的考核方式,针对不同岗位实行差别化全员绩效考核,并且在技术层面组织力量开发绩效管理和日常考核信息系统。

定位经费改革重点

我国党政智库近年来结合业务特点,对于经费的支出结构、开支范围、预算决算方式以及监督审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积累了一系列改革调整思路,主要包括根据智库工作特点提高专项经费支持力度、实行分级预算管理、优化资金结算与结余结转机制、设置智库发展基金等内容,对进一步形成与国家智库体系建设相配套的经费管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改革理论支撑,具有创新促进意义。

探索建立新的岗位激励机制和举措

我国党政智库在改革进程中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岗位激励机制及其具体举措,主要通过调整收入结构、丰富激励路径、实行绩效薪酬、加强研究成果的社会性宣传推广等方式加以实施。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华社等单位尝试通过创新研究岗位设置等方式,将智库研究人员的收入与工作绩效分类型挂钩,在局部智库部门中探索建立与工作绩效和实际研究贡献相联系的薪酬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针对性地设立了“中国发展研究奖”等具有重要领域影响力的研究奖项,用以表彰符合条件的智库科研成果与一线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