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火葬制度的普遍推行,火葬观念在群众中已具有较为根深蒂固,成为一种主要的殡葬方式。在骨灰处理方式上,目前有寄放、墓葬、海葬、树葬等方式。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慎终追远,祭奠先人,这是清明节期间的主题。北京在清明节前印发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北京不再新建传统墓碑,对于租用合同到期的传统墓穴原则上不再续租,并且将对不再续租的墓穴给予奖励。这样的规划也是希望民众更多地选择生态葬、环保葬。
现在公共墓地日趋紧张,但这并不能通过让所有人一下子都能接受生态葬这样的丧葬方式来解决或者缓解,相关部门应该多一些政策鼓励与激励,来潜移默化地移风易俗,改变人们的丧葬陋习。
企盼国人在清明节祭扫坟墓时,能文明生态祭祀先人。当然,也希望政府借这个机会,提倡移风易俗,加强生态殡葬的宣传力度,杜绝建豪华墓。只有让文明环保的丧葬方式通过文明的方式改变与赢得人心,才能改变风俗,既满足人们慎终追远、祭奠先人的情感,又有利于社会。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