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地的瓶颈

罗峰:“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地的瓶颈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互联网+”行动战略不仅是技术、物理层面的接入与关联,更是理念、体制、管理等层面的更新与变革。相对于企业组织而言,政府组织的“互联网+”有更多的约束性条件,会面临更多、更深层次的瓶颈和问题,包括观念瓶颈、体制瓶颈、管理瓶颈等。如何认识这些瓶颈并取得突破,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落地的重要方面,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前提。

首先是观念瓶颈。

从技术层面看,“互联网+”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这四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互联网2.0”。但是,现实中不少人的思维依然停留在传统互联网阶段,在认识上存在主体错位、技术决定论、政府“服务器”过载的问题。

第一,主体错位。“互联网+”更体现“用户至上”的思维与逻辑,体现在政务服务中,就是不仅要考虑政府机构自身的诉求,更要考虑政务互联网的对象与主体,即企业、民众的需求。现实中,某些政府公务人员还停留在以“政府为中心”的思维层面,在“互联网+”行动中有意无意地忽略民众的利益和用户体验,出现认识上的主体错位问题。

第二,技术决定论。任何领域的“互联网+”行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撑、电子基础设施的兴建及相关物理网络的连接,据此有人容易产生“重电子、轻政务”和“技术决定论”的想法,即认为只要在技术上、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政务服务的品质、民众的满意度就会上升。

第三,政府“服务器”过载。“互联网+政务服务”要产生好的评价与影响,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有效识别和及时供给民众所需的各种服务。但一些人认为,众多个性化服务的叠加或涌入会成为政府治理的不堪承载之痛,从而导致政府这个“服务器”在信息、服务方面过载。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