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部门比较棘手的问题。在政府官员看来,媒体应该是政府的喉舌,主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树立政府形象。可是现实却是媒体成为爆料违纪官员最有力的武器,政府官员对媒体可谓爱恨交加。回望古代,再审视现在的媒体,我们思考一下如何处理媒体和政府的关系。
中国古代没有媒体,但是有一些人、一些职位发挥了类似于现在媒体的一些功能,比如史官,还有明朝、宋朝中的言官。史官嘴巴不说,用笔把历史记下来。就如媒体报道,官员害怕自己的丑事被爆料,史官也有这个意思,史官一写,皇帝、大臣,都有些害怕,担心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史官一般都不买当权者的账,所以中国古代的历史有很多可信的地方。司马迁是其中的代表,为一个大将说好话受了宫刑,忍辱负重写了《史记》,真实记录历史。照此看来,媒体顺成发展,秉承历史职责,自然也是报道真相。其实,为官者,对于媒体的“恨”,归根结底源于自己的真实存在的“苟且之事”。如果自身清清白白,秉公办事,有何惧媒体?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为了吸引公众注意力,随意捏造、歪曲事实的报道,但那毕竟只是少数。
在现代社会,真实反映新闻事件,全面反映各方面的声音,是传媒提供新闻报道的基本职业要求。党和国家需要媒体把政策路线传达给群众,引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群众需要通过媒体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因此媒体是沟通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近几年,媒体经常曝光个别党员干部的雷人语录,这些话语常常引起各方的谴责,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个别党员干部不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媒体的主要原因无非是担心媒体把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曝光,影响了他们的形象,进而可能影响他们的官帽。存在这样想法的同志可能忘了我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如果坚定了这个信念,我们就不需要担心媒体的曝光,反而要更加积极的面对媒体的调查,因为多了媒体这一道力量来监督和检查我们的工作,这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促进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媒体不是洪水猛兽,正确认识媒体,牢记工作的宗旨,我们不仅没有必要对媒体表示不耐烦,只要政府不嫩坦坦荡荡,甚至可以让媒体成为协助我们做好工作的一道重要支撑力量。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