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文化逆差”时不我待

破解“文化逆差”时不我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开放,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也逐日增加。近些年来,不少出版社、高校愈发重视译介优秀中文作品,其中一些小说的英文、法文版甚至跻身当地亚马逊排行榜前十位,可谓不小进步,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赤字”虽有所缓和,但“文化逆差”局面仍存在。中国不只要屹立于世界经济之巅,更要将优秀的中国文化输出,成就文化强国。破解“文化逆差”难题,提高文化软实力,时不我待。

为何会出现文化逆差现象?是因为中国文化式微?或是与他国文化无法一较高下?显然都不是。究其原因,是我国目前文化输出理念,文化输出产品以及文化输出“三多三少”现象这三个方面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共同作用下所造成的。

其一,文化引进与输出不和谐。从目前形式看,在文化拿来与文化输出的“天平”上,出现了惊人的失衡,由此导致的文化逆差令人扼腕。在文化交流中,应坚持“拿来”与“输出”并举,坚持引进与输出相结合。若只注重引进,而忽视输出,势必会加重文化逆差的程度,重视引进与输出并举这一理念才能从根本上逆转这一现象。

其二,文化输出产品缺少话语权是文化逆差存在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在产品输出中多“制造”,少“智造”;多使用价值,少文化审美价值。品牌是一个符号,是产品表达自身信息的载体。有了文化的品牌才有灵魂,才有生命。而目前我国输出产品中,正因为品牌文化的缺乏,使我国制造在很多领域没有话语权,使中国品牌的文化元素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其三,文化输出中“三多三少”现象严重。与中华文化的悠久与厚重相比,与中国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相比,中国文化走出去还存在不小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三多三少”现象的存在。一是传统的多、古代的多,现代的少。我们的一些输出文化产品多反映过去的事情,而如何反映当代文化恰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但外界更多则关注我们当下的文化理念。二是舞台的多、表演的多,其他类型的少。舞台表演等形式虽让人能愉悦身心,但较容易过目就忘。三是展示的多、宣传的多,有市场竞争的少。若只展示与宣传,没有把精力放在市场竞争上,那么存在的生命力也将不堪一击。

325

追根溯源,要跳出“文化逆差”这一“怪圈”,需要深种文化之根,树起强国之魂。一方面,要重视文化产品创新。在输出过程中赋予其中国文化元素,着力打造中国品牌,形成其核心竞争力,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另一方面,要从国际视野走出去。在文化输出中要认真研究对象国的需求和当地文化习俗,并把他们好的文化请进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加强文化交流。更要从日常生活文化入手,来“润物细无声”。最重要的是,要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也是华夏儿女民族的灵魂。在文化输出中,我们有必要让传统文化走向市场,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走过“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跨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破解“文化逆差”,推进中国文化输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带我们向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坚实迈进。(黄晓 四川省通江县人大常委会)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