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更应该被鼓励上大学

农村孩子更应该被鼓励上大学

又是一年三月春风到,十里桃李满山笑。

看眼中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进,初三毕业班的学生和老师也一天比一天紧张。是啊,哪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上一个好的高中,踏上一段全新的求知道路;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考上一个好的高中,翻开一页全新的人生篇章。特别是在这青山绿水、山花烂漫的农村,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一个孩子走出去便是给一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希望。然而在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联组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曾语出惊人——不要鼓励我们农村的孩子去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

当我看到这样的言论时,心里是不平的,是愤怒的,是痛心的,更是悲哀的。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把农村作为重点建设的今天;在农村不断输出人才到祖国各地的今天,有这样的言论出现,确实让人唏嘘。当然,我们不难理解王平馆长的想法。是的,相比城市孩子,即使农村孩子上了大学,教育起点仍然“低”,他们即使大学毕业也不占竞争优势;农村家庭相对并不富裕,上大学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会对家庭造成更大的负担;当他们进入了社会,职场中的“拼爹”“拼钱”等现实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打击和影响。

是的,这些是农村飞出去的“金凤凰”将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但也更是我们整个社会要面对的事实。这种不公真的只是农村穷造成的吗?“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其实更像是对社会不公、教育不公的逃避。教育起点低、农村家庭不富裕、职场中“拼爹”这一系列的问题能用“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来解决?相反,如果他们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们只能像自己的祖祖辈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蛮干,而他们的子子孙孙也将如此,这难道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城乡共同发展?这难道就是我们所希望的教育平等?这难道就是我们所推崇的资源共享?

我把王平馆长的这番话说给学生们听,这群年仅十五六岁的孩子稚气的脸上写着不服与倔强。我问他们怎么想,有孩子说:凭什么就料准了我们读完大学不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是穷,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回来建设又有谁会回来建设!有孩子说:我们是基础差,但是我们可以靠后天的学习来弥补,而且现在那么多的好老师从县城考试到乡村的学校,他们都愿意把青春奉献在这里,我们也愿意回到这里奉献自己!

孩子们的发言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条理不清,但是他们的想法很明确——我要上大学,我要学更多的知识,改变自己,改变农村,改变世人对农村人的偏见。我们是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我们每天都和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梦想,偶尔也会看见他们因为思念远方父母而留下的眼泪。因为农村穷,不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这些孩子便成了被留给祖辈或亲戚朋友家的留守儿童。有一个孩子说的话很直白也很让人动容,他说:“我是个留守儿童,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我想他们,理解他们,但有时候也讨厌他们,我常常想,如果农村不这么穷,是不是就能留住他们,我就不是留守儿童了。”我想,如果这些孩子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学了更多的知识,他们知恩图报,他们回到农村建设农村,把农村建设好了,人才留下来了,农村人愿意留在农村,那么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就会逐渐消失。

我们常常说农村人的思想观念需要改变,劝说家长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去打工,要让他们多学一点知识。现在农村人的观念已经逐步转变,他们鼓励支持孩子读书学习,那我们就应该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创造读书的条件。一个农村孩子成才不仅是造福一个家庭,更有可能改变几代人命运,这样的力量日积月累会形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一股足以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现状的力量。我们不能遏制,甚至是扼杀这种力量,这力量将会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满山的花早已开好,闭上眼感受微风送来的清香,仿佛置身烂漫花海;放眼眺望山野间五彩斑斓,仿佛看到硕果累累。这是大山独有的景色,然而,这山里不仅有着自然的珍宝,还有一群积极向上、活泼可爱、努力学习的孩子,看着他们,我们便看到了农村的希望,看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