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小岗村调研释放出什么信号

习近平小岗村调研释放出什么信号

【学习进行时】作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习近平的重要一站。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为什么要到小岗村这个中国改革史的第一个“地标”,重温改革历程?

“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后的首次地方调研,习近平来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三年多前,担任总书记后的首次考察调研,习近平去的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

两个时间节点,两个改革“地标”,习近平调研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改革开放矢志不渝,攻坚克难决不止步。

三年多来,主持23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逾百份文件的多点推进,频繁的地方调研,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顶层设计”与“顶层推动”相结合,持续叠加发力的思路和部署一以贯之。

“深水区”前无所畏惧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小岗村是闻名全国的大包干发源地。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包产到户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

习近平此行来到“当年农家”院落,重温了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他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他叮嘱大家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

习近平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面对“啃硬骨头多、打攻坚战多、动奶酪多”的改革“深水区”特点和难点,习近平此语铿锵有力且意味深长。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